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课改下的主动学习与自主探究

新课改下的主动学习与自主探究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新课改下的主动学习与自主探究

新课改下,教师应该仔细学习并研究新课程标准及教材,认真使数学课堂教学由统一模式教育向差异模式教育转变;由单一讲授向多样化学习转变。

一、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趣味性:课堂教学中,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数学式、数学故事或其他有趣的知识,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刻板观念,从而引起学生对该知识的重视。

2.现实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及社会实践有密切联系的应用型数学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就在自己身边。

3.开放性:课堂教学中既要创设条件开放、方法开放、结论开放的开放性问题,又要引导学生变换问题的观察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更要注重设计提问开放的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冲突性: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利用知识的新旧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不同特点之间的差异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注重“矛盾式”的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参与问题的愿望,使学生的探索发现艺术在“冲突——平衡——再冲突——再平衡”中不断得到强化。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从创设生动具体的问题情境入手,组织师生共同参与。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平等的态度点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微笑带进课堂。少一些训斥,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否定,多一些鼓励。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不断提升课堂艺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达到愿学、爱学、乐学的境界。

三、提倡探究性学习

新课标下,增加了许多探究性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接受式与探究式并用的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的集体参与。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注意问题的层次性,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参与探究的机会,鼓励学生自我探究、自我发现,教师再加以适时的组织和引导,集思广益,思维互补,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

四、提倡合作式学习

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不单单靠教师的讲授,小组合作就是一种很好的辅助学习方式。留给每个小组一定的探究问题,让大家充分参与,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过程进行再现,而且对于不爱发言的学生,也在小范围内给了他们一定的表现空间。合作学习给学生思维的发展创造了空间,而且容易使学生在和同伴合作的同时,更加努力地完善自己,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这种方法使学生不仅能积极主动的学习,还能有效地指导他人学习,使学生可以更深刻地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五、改变传统教学中固有的评价模式

传统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只是对学生的课业情况和考试成绩的评价。新课改后,对学生的评价,不只是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品质、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思想品质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

我在数学学科教学中进行试验,一改往日评价模式,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期总成绩=课堂×20%+自主探究×10%+作业×20%+平日测验×10%+学段考试×40%。这种方法强化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也强化了考试的发展功能,不以一次考试成绩论成败,评价方式更科学、全面、客观,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总之,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应是多样的,数学课堂不再是枯燥的数学知识的罗列,而是生动活泼的,是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发现新知识的场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