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考思想品德复习学案【考点6】尊重、关爱和帮助他人(含答案)

中考思想品德复习学案【考点6】尊重、关爱和帮助他人(含答案)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考点 6 尊重、关爱和帮助他人

【考点说明】 考 点 内 容 受人尊重 的奥秘 课 标 要 求 能 级 要 求 识记 理解 运用 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与人为善。知 √ 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 √ √ 学会尊重别人 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出对他人的尊重。 帮助他人 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和相互帮助。学会帮助他人,体会关心帮助他人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 √ √ √ 【考点梳理】

(1)受人尊重的奥秘 一个人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这就是受人尊重的奥秘。人们生活在一起需要相互尊重。只有彼此尊重,社会生活才能和谐,大家才能心情舒畅,从而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这里所说的平等,是指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任何人的人格尊严都不容侵犯。任何人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都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违反法律,就要负法律责任。

(2)学会尊重别人

我们要尊重别人,必须首先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认识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这是做到尊重别人的前提;必须做到不能以家境的贫富、智力的差异、父母的职务地位的不同来论人,绝对不能把这些差异作为我们另眼看人、不尊重他人的理由;我们要平等待人,还必须做到不凌弱欺生;要真正做到平等尊重他人,就必须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和技能,了解社会公共生活的共同准则,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习惯。 (3)帮助他人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实际上人生的意义不仅表现在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上,而且也表现在帮助他人解决问题上。如果别人因为我们的帮助而使生活更加快乐和幸福,那么我们就会得到心灵的净化、精神的满足和道德的升华,我们的人生就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路。

【经典试题】

1. 【2014泰州】小美戏称长得矮胖的小武同学为武大郎,受到了同学们的指责,这是因为 A. 所有绰号都是侮辱他人的 B.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C. 喊同学绰号就是对同学的一种诽谤 D. 为他人起绰号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

2. 【2014·铜仁】放学路上,小华拾到一个装满现金和不少证件的钱包。小华把钱包带回家,准备明天交给老师。妈妈知道后对小华说:“现在失主一定很着急,我们到路口等等看,说不定失主会找过来。”这则材料告诉我们要学会

A.宽容待人 B.换位思考 C.平等待人 D.尊重他人

3. 【2014·包头】朋友如打开的窗户,友情是照射进来的阳光,朋友和友情是人生的永恒话题。下列选项中表达友情的诗句有

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 【2014镇江】2014年4月,镇江市启动“八礼四仪”养成教育活动,以未成年人文明礼仪为重点,融入“爱、善、诚、勤、俭、美”六种理念和价值取向,教育引到学生崇德向善。为此,我们应在生活中做到

①珍爱生命,乐于助人 ②平等待人,宽容友善 ③诚实守信,勇担过错 ④以貌取人,注重仪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2013年徐州期末】幸福童年是一生幸福的源泉。2011年9月1日,由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开学第一课》以“幸福”为活动主题。以下是节目的片段和某班同学讨论的话题,请你一起参加并完成相关问题。

航天英雄杨利伟则通过自己的感受,总结出幸福需要奉献,“如果我们能够提供一点点帮助,我们一定会收获幸福和快乐。如果我们能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去贡献一份爱心,去提供一点点帮助,我们一定会生活在幸福当中”。

(1)为什么说为他人提供帮助、献出爱心,自己会生活在幸福当中?

在《开学第一课》节目现场,成龙、杨利伟、邓亚萍、郎朗、于丹、张译、撒贝宁、王小丫、董卿等社会知名人士隆重向全社会首次发布《中国少年儿童幸福成长宣言》。这份宣言,虽然没有办法涵盖所有对“幸福”的定义,但是饱含来自家长、学校以及全社会的殷勤期盼,主持人撒贝宁在现场倡议全国的中小学生一起来完成这样一份“幸福”作业。 (2)请结合自身实际写出两条幸福成长宣言。(不要和以上材料中的内容重复) 示例:我要宽容,原谅别人的无心之过。

【参考答案】

1、B 2、B 3、D 4、A

5、(1)“授人玫瑰,手有余香”;人生的意义不仅表现在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上,而且也表现在帮助他人解决问题上;如果别人因为我们的帮助而使生活更加快乐和幸福,那么我们就会得到心灵的净化、精神的满足和道德的升华;有时我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2)示例:我要感恩,珍惜身边人、身边事。

【考点分析】

考点“尊重、关爱与帮助他人”包括以下内容:受人尊重的奥秘是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前提是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指的是人格和法律地位的平等。必须尊重他人以及学会如何尊重他人,是教学重点。因为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是教学的根本目的,而懂得每个人必须尊重他人,是学生自觉做到尊重他人的认识基础。帮助他人是让学生认识到帮助别人其实也是帮助自己。要真正理解“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学会奉献社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从教育目的和中考角度来看,本考点不仅仅是简单地理解如何尊重、关爱和帮助他人,也不是空泛地谈论,更重要的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行动去尊重、关爱和帮助他人。从现实来看,社会上存在着一些功利、实惠的思想,有冷漠情绪和“看客”现象,缺乏奉献和爱心。这些思想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学生。因此,这个考点要求我们深刻理解如何去“尊重”、“关爱”、“帮助”他人。要紧密联系相关材料,如,古今中外的先进典型事例、近期社会上的热点问题、感动中国人物的评比颁奖活动,甚至也可以是自己身边的真实故事等等,了解社会上许多爱心人士、好心人士,许许多多的人在奉献,他们虽然没有得到多少物质的回报,但却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承认,从而理解社会需要爱,我们要学会感动,学会如何去爱他人、爱社会。

【随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题序 1 答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明代洪应明说:“处事让一步为高,退一步为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分则福,利人实则利

己的根基。”着启示我们,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要

A. 平等待人 B. 乐于助人 C. 宽容待人 D. 诚信待人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与他人合作时我们应当( ) ①体谅他人的处境 ②尊重他人的意愿

③勉强别人去做他不想做的事 ④换位思考,体谅对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 右边漫画《午休时刻》中“午休”的人应该懂得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③敬人者,人恒敬之 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A. ③④ B. ②④ C. ①② D. ①③ 4.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宽容是支撑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支柱之一。 下列说法中表明“宽容友善”的是

A.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B.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C.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D.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5.朋友如打开的窗户,友情是照射进来的阳光,朋友和友情是人生的永恒话题。下列选项中表达友情的诗句有

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 下列古语与“量小失众友,度大集群朋”内涵一致的是

A. 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 B.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C. 人须知耻,方能过而改 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 “拼爹游戏”是指当前一些青年在上学、买房子方面比拼的不是自己的能力,而是各自父母的实力。下列对擅长“拼爹游戏”的青年提出的劝勉正确的是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②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③不因贫穷而责怪父母,也不因富裕而沾沾自喜④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8. 自习课上,小杰拿着作业转过身问小周,不小心打翻了放在桌上的水杯,弄湿了小周的

课本,小杰连忙道歉,小周不但不生气,还为小杰解答了问题。这体现了小周在交往中具有 的品质。

A. 幽默 B. 虚荣 C. 宽容 D. 懦弱

9. “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这句话告诉我们 ( )

①帮助他人只是为了别人的需要 ②帮助他人是我们内心情感的需要 ③帮助他人能体验生命的快乐 ④助人不仅是付出,也是快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 没有他人的关爱,我们就难以健康成长。下列对“关爱”认识错误的是 ( ) A. 对关爱我们的人,我们应心存感激 B. 关爱他人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C. 关爱他人不需要考虑被帮助者的心理感受 D. 关爱他人,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

11. 有人说:“生活里最需要的是对人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下列行为不属于礼貌范畴的是 ( )

A. 与长辈相处时举止文明 B. 与人交谈时要谦逊、尊重对方 C. 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和抱小孩的乘客让座 D. 在学习中,不理睬成绩差的同学 12. 观察漫画,对图中小敏的语言和态度理解正确的是

( ) A. 耍小聪明的表现 B. 对人宽容的表现

C. 人是有差异的,无可厚非 D. 不尊重他人、不平等待人的表现

13. 尽管每个人的境遇和条件不同,但在法律地位上,我们每个人 ( )

A. 都有平等的思维方式 B. 都有平等的处事能力 C. 都平等地享有法定的权利 D. 都平等地享有法定的义务

14. 中学生小红在班上很受大家的欢迎,因为她在与同学交往中,无论他人家庭贫与富、成绩好与差,总是能一视同仁。这表明小红在与人相处中做到了 ( ) A. 自尊自爱 B. 平等待人 C. 遵守规则 D. 自信自立 15. “点燃蜡烛照亮他人者,也不会给自己带来黑暗。”这句话表明 ( ) A. 敬人者人恒敬之 B. 给予会比接受更快乐 C. 助人不仅是付出,也会有收获 D. 善良要见诸行动 二、非选择题:

16. 最近有媒体报道,郑州市20多位老年志愿者,发出“给年轻人让座”的倡议。其中年龄最长志愿者80岁的梁大爷说,年轻人工作一天很辛苦,上下班乘坐公交车时间较长,老年人应多加体谅。看了这则报道,小明同学认为,老年人乘坐公交车,一般是去公园或菜市场,路程都较短,因此理所当然应该给年轻人让座。小强同学认为,老年人这么关心、体贴年轻人,作为年轻人我们更应该给老年人让座。

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17. 阅读漫画“帮助别人成功本身也是一种成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 你是如何理解“帮助别人成功本身也是一种成功”的?

⑵ 生活中,我们都帮助过别人,也都得到过别人的帮助。请你对他们说一句贴切的话,写在横线上。

对痛苦的人说一句安慰的话: ;

对提供帮助的人说一句感激的话: 。

18. 小明最近很苦恼,在他的周围基本上没有人喜欢他。请看几组镜头:①放学回家,穿着沾满灰尘的鞋在妈妈刚打扫过的木地板上恣意踩踏,见到妈妈连个招呼也不打,将书包摔在地板上自顾自地看电视。②在校园里,匆忙间将清洁工阿姨撞了个趔趄,连句对不起都没有说,还将一包垃圾扔在阿姨的脚下。③教室里,同桌问他问题,开始他理都不理,后来实在烦了,冲着同桌大喊大叫“烦死了,笨得跟猪一样”。 ⑴ 请你分析没有人喜欢小明的原因。

⑵ 为了改变小明“不被人喜欢”的现状,请你给小明出谋划策。

19. 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情景一:公交车上,小涛一边吃香蕉,一边看着车窗外的景色,还随手把香蕉皮扔在地上。一位要下车的老大爷没留神,一脚踩在橡胶皮上,险些摔倒,小涛偷偷地笑了……

情景二:自习课上,小涛的同桌小刚遇到不会做的习题,他请教道:“小涛,这道题怎么做呀?”小涛不耐烦地说:“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真是猪脑子!”

情景三:数学课上,老师批评小涛最近作业不认真,错题率很高,小涛觉得很没面子,当场与老师吵了起来,还将作业本撕碎扔在地上。

情景四:小涛最近总是心神不宁,因为他“迷恋”上了同学小鹂,他准备向她“表白”。 ⑴ 四个情景分别反映了小涛在与人交往中存在什么问题?

⑵ 如果你是小涛的好朋友,请你告诉小涛他应该怎样做。

考点 6 尊重、关爱和帮助他人 参考答案

题序 1 答案 C 2 B 3 D 4 D 5 D 6 B 7 A 8 C 9 D 10 C 11 D 12 D 13 C 14 B 15 C 16. ⑴ 赞同小强同学的观点。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相互关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道德的一种基本规范,让座看似小事,但它是继承传统美德和公民文明素养的体现。小明同学认为老年人理所当然要给年轻人让座的观点不符合公民道德的要求。人们生活在一起需要相互尊重。只有彼此尊重,社会生活才能和谐,大家才能心情舒畅,从而更好地学习

和工作。如果每位老人和年轻人都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就能创造社会和谐。

17. ⑴ 在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实际上人生的意义不仅表现在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上,而且也表现在帮助他人家解决问题上。如果别人因为我们的帮助而使生活更加快乐和幸福,那么我们就会得到心灵的净化、精神的满足和道德的升华,我们的人生就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⑵ 略(言之有理即可) 18. ⑴ 小明不知道尊重别人。 ⑵ 小明应该意识到: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欢,首先要尊重别人。小明平时应该做到:①不能以家境的贫富、智力差异、父母职务地位不同来论人;②不凌弱欺生;③尊重他人的劳动;④掌握一些基本的交往礼仪和技能,做到文明礼貌;⑤了解社会公共生活的共同准则,做到保护环境、爱护公物。(答对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19. ⑴ 情景一中小涛的行为不文明,乱扔垃圾(或缺少公德意识)。

情景二中小涛不尊重同学,伤害了同学的自尊心(或不善于与人交流、沟通)。 情景三中小涛不尊敬老师,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情景四中小涛没有正确处理青春期对异性同学的好感。

⑵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公共场合要讲文明,保持公共卫生,做一个举止文明的人;②对他人要尊重,学会换位思考,关心帮助同学;③要礼貌待师,注意场合,勿失分寸,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教育。④应认识到这是正常、自然、美丽的事,但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