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差动放大器

差动放大器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实验五 差动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差动放大器的特点。

2. 学会测量差动放大器差模电压增益、共模电压增益的方法。 3.掌握提高差动放大器共模抑制比的方法。

4.学会使用示波器观察和比较两个电压信号的相位关系。 二、实验内容

1.发射极接恒流源时,电路为双端输入条件下的差模电压增益Aud,共模电压增益Auc,并计算共模抑制比KCMR的值;

2. 观察差模输出电压uod1与uod2之间的相位关系; 3. 观察温漂现象。 三、实验说明

差动放大器的特点是静态工作点稳定,对共模信号有很强的抑制能力,它唯独对输入信号的差(差模信号)做出响应,这些特点在电子设备中应用很广。集成运算放大器几乎都采用差动放大器作为输入级。这种对称的电压放大器有两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电路使用正、负对称的电源。根据电路的结构可分为: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单端输入双端输出及单端输入单端输出四种接法。凡双端输出,差模电压增益与单管共发放大器相同;而单端输出时,差模电压增益为双端输出的一半,另外,若电路参数完全对称,则双端输出时的共模放大倍数Auc=0,其实测的共模抑制比KCMR将是一个较大的数值,KCMR愈大,说明电路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愈强。 四、预习要求

1.复习差动放大器的原理。

2.计算四种接法的差动放大器的各项技术指标。 五、实验电路

六、实验内容及步骤

1.在实验仪面包板上组装电路,组装时注意对称性。 2.电路经检查无误后,接通±12V 电源。 3.测量静态工作点 (1)调零:

将ui=0,即将输入与地短接,调节W,使uo=0。 (2)按下表的内容,将测试数据填入表4-16中: 表 4-16表

4.动态测量

(1)测量双端输入双端输出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d,用示波器观察uo、uo1、uo2 的波形,并比较uo1、uo2的相位,并将所测数据填入表4-17中:

表 4-17

(2)测量单端输入单端输出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d,测试条件同上,将测试数据填入自拟的表格里。

(注:单端输入时,将其中一个输入端与地短接。) 5.共模抑制比KCMR的测量

(1) 将两输入端短接为一端,输入共模信号:ui=40mV,f=1kHz的正弦波,按下表中内容测量。

(注:先分别测出uo1和uo2,然后利用uouo1uo2 算出 uo。)

表 4-18

(2)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 uo1、uo2,并比较相位。(若观察波形时,幅度不够大,可适当增大 ui)。 七、注意事项

1.组装电路时要排列整齐,注意对称性,以便检查。

2.因 DA-16 型毫伏表的地线与机壳相接,只能分别对地测出uo1、uo2,对差模信号而言,uouo1uo2;对共模信号而言,uouo1uo2。 八、思考题

1.调零时,应该用万用表还是毫伏表来指示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为什么? 2.差动放大器为什么具有高的共模抑制比? 九、实验仪器及元器件

示波器; 信号发生器; 毫伏表; 万用表; 模拟电路实验仪; 三级管:3DG6×2;

电阻:1.1k、510Ω、240k、10k各2;27k×1(或22k×1)。 十、对实验报告的要求

1. 认真整理和合处理实验数据,并列出表格或画出曲线。

2. 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分析,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提出较少实验误差的措施。 3. 详细记录组装、调试和测试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和问题,进行故障分析和说明故障排除的过程及方法。

4. 认真写出对本次实验的心得体会及意见,以及改进实验的建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