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刷浆、屁股、师傅、包袱、透亮、清爽、衔接、搜索、威严、露馅、发怔、发傻、半信半疑”等词语。
2.通过默读,感受刷子李粉刷技艺高超。了解作者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刻画鲜活的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揣摩、体会曹小三的心理变化的有关句子,明了作者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阅读《俗世奇人》一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作者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刻画鲜活的人物形象。通过揣摩、体会曹小三的心理变化的有关句子,明了作者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直接导入,感受名字的“奇”。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个人(出示图片)他就是——《刷子李》【板书:刷子李】
师:通过预习,你知道为什么叫他“刷子李”了吗? 生:……(刷墙技术高超)
师:在天津,人们习惯把在某一行拥有高超技艺的人,用行当加上姓氏的方式来称呼他。
师:如果姓王的先生豆腐做的好,我们可以叫他——( );姓李的做风筝做的好,可以叫他——()
对啊!所以这种称号是对某行,具有高超技艺的人的尊称。让我们也尊敬的称呼他吧——刷子李
二、反馈预习
师:通过预习,词语都掌握好了吗,老师来检查一下。谁来读? 师傅 包袱 匀匀实实 蘸浆 露馅儿 师:非常好!师傅、包袱是读轻声的,露馅儿是儿话都读对了。 三、浏览课文,找奇特之处
师: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通过自读提示,咱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划出最能表现刷子李高超技艺的句子,在旁边写写批注。【板书:技艺高超】
2.小组交流:把你找到的写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说一说。
师:你找到一处,我找到一处,彼此一交流,都找到了两处。这就是交流的魅力。
四、抓细节描写句子,感受高超技艺。
1.小组汇报:同学们,我们来交流一下,你从哪里感受到刷子李高超的技艺了?
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升天一般美。
师:说一说你的体会。
预设:坐在刷子李粉刷的屋子里就像坐在天堂一样美。
师:真可谓是:此房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坐。课文中还有两句也是像这样描写刷后的效果的,哪个组找到了
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师:你觉得哪个词最能写出他高超的技艺呢?
生谈体会:结合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天衣无缝、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等词语体会
师总结:这是从哪个方面写出了刷子李的奇——效果奇 重点研读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1.你从句子中的哪些词语感受到了刷子李技艺高超?(重点品读描写动作的词语。)
你知道悠然是什么意思吗?(悠闲的样子)那这八个字应该怎么读呢?你试一试吧?(生1、2、3读)
师:我们带上动作读一读吧,举起手,仰起头,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师生共读:“悠然摆来,悠然摆去”)
(2)你能用哪个词语来形容他的技艺?(出神入化、无人能及、炉火纯青……)
3.师:读到这里,你觉得刷子李还是一个粉刷匠吗?那么你觉得他仿佛是一位——
生:我觉得他是一位画家。 生:音乐家、演奏家
师:多形象的比喻啊!每一摆刷都是“啪”地清脆一响,那么有韵律,那么有节奏,这不是演奏(音乐创作)又是干什么呢?
生:舞蹈家
师:你从哪感受到的?
师:对啊,这就是翩翩起舞啊。你觉得他在跳什么舞呢?我想他跳的一定是刷墙舞!
家生:书法家
师:悠然摆来,悠然摆去,他正在挥毫泼墨呢?
总结:这里又抓住什么写出了刷子李的“奇”?(动作奇) 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师:谈谈你的体会吧。(生谈)
师:你见过的粉刷匠是什么样子的,描述一下。
师:身上一个白点不掉难吗?(难!)难吗?(难!!)那他为什么敢给自己定下这样苛刻的规矩呢?
生:(技艺高超)
师:对啊,这正是艺高人胆大啊!
总结:这又是从哪个方面写出了刷子李的奇——规矩奇 五、抓侧面描写句子,感受高超技艺
师:刷子李刷浆时必穿一身黑衣服,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这只是个传说,那刷子李刷浆时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呢?我们跟随曹小三一起去看看。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划出描写曹小三的句子?想一想,曹小三内心对师傅的看法有什么变化?还可以用最简洁的语言或词语,在句子边上写一写你的感触。
2、交流汇报 预设
a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师:哪个词直接反应了曹小三对师傅的看法?(板书:半信半疑,教师在课件上示范用红笔圈出把个词语。)
b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师:这时候的曹小三还是半信半疑吗?(不是)哪个词看出来的?(居然)居然怎么样?(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店也没发现)这时候的曹小三对师傅——五体投地(板)
②可是,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
师:当曹小三看到师傅裤子上黄豆大小的白点时,师傅如山般的形象在曹小三心里——轰然倒塌(一落千丈)
师傅窥探到了曹小三的内心,忽然朝他发话了“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子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
③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这时候的曹小三要——发怔发傻了。
3、曹小三这跌宕起伏的心理变化用一个词来说就是——一波三折。下面请你变身曹小三,选择四处中的一处用一两句话写出你内心的想法、感触。
4.课件出示,写话练习
①当小三在师傅的黑衣上找不到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时,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小三在师傅裤子发现一个黄豆大小的白点时,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小三明白白点原来是师傅抽烟时烧的小洞时,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交流(预设)
①生1:这个师傅太了不起了,看来我拜师拜对了。 生2:师傅真的是名副其实啊。
生3:拜读了师傅,我一定要好好学,成为师傅那样的人。 ②生1:师傅这下完了。 生2:师傅牛吹大了,臭名远扬。 生3:这次看来要名有虚传,露馅儿了。 生4:师傅竟然成了吹牛王,纸是包不住火的。 生5:师傅看来是露出了狐狸尾巴了。 ③生2:哎,真是虚惊一场。
生3:我一定要向师傅好好学,争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6.师傅对曹小三说: “好好学本事吧!”而曹小三这一天见到和听到的是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明白的。指的是什么呢?师傅让他学的是什么?他明白了什么?
《刷子李》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文本鉴赏力,还有一定量的词汇积累,他们能够自主学习字词,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并能在交流和讨论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因此我要求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提前掌握: 1.学生能自己解决生字词。2.能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作家冯骥才。3.能熟读课文,感受刷子李的特点,并画出相关语句进行标注。
除此之外,他们的形象思维正不断地丰富与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也在逐步发展,但好奇心与求知欲依然很强。这些都使本课教学放手让学生去自读自悟,自主学习成为了可能。
《刷子李》效果分析
《刷子李》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先让学生通读自读提示,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想想“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里,作家冯骥才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
安排学生自读自悟,找出能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句子,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学生能找到找到相关的句子来体会。
重点抓住描写曹小三的句子来感受他内心一波三折的变化,曹小三一开始半信半疑接着佩服,作者笔锋一转写师傅的黑衣上出现了白点,师傅如山的形象轰然倒塌,曹小三的内心跌倒了低谷,师傅窥探到了小三的心理,揭晓白点是
抽烟时不小心把黑裤子烧了一个洞,里面的白衬裤露出来的,小三发傻发怔了。接着进行读写结合,写一写小三的内心活动,在写中更深入的感受小三跌宕起伏的内心。感受到要想练好本领必须刻苦、精益求精。有了本领才能受人尊敬。
小组讨论:本课的主人公是刷子李,为什么要写曹小三。学生经过讨论理解写曹小三是为了突出刷子李的高超技艺。学习到侧面描写的好处。
《刷子李》教材分析
《刷子李》是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组课文,作家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个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家笔下的鲜活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是本组课文的学习重点。
《刷子李》选自作家冯骥才的《俗世奇人》。短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为话题,从徒弟曹小三的视角出发,通过曹小三的心理变化凸显刷子李粉刷本领高超。本文的语言朴素,具有浓郁的“天津”风味,并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无论是人物语言,还是叙述语言,均情趣盎然,简洁传神。本文在写法上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细节描写;第二,正面描写;第三侧面烘托描写。为了烘托人物的形象,作者用徒弟曹小三的心理变化为暗线推进故事情节,吊足了读着的胃口。
学习本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二是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刷子李》评测练习
一、词语搭配。
( )的模样 ( ) 的衣服 ( )的屏障 ( ) 的板刷 二、照样子写词语。
稀溜溜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匀匀实实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三、选词填空。
居然 果然 竟然
1.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 )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
2.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 )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3.曹小三给他点烟时,( )看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
四、作者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刷子李》课后反思
这篇课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为话题。既为奇人,则轶事多多,但作者只选择一件小事来写,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
1.本文通俗易懂。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自读课文。在学生充分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围绕“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里?作者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有哪些描写最精彩的句子等问题交流讨论。
2.为帮助学生真切地体会“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我采用了(1)抓住直接描写“刷子李”刷墙的重点句段的情景。组织学生一句一句地读,边读边想象情景:刷墙时的动作好似跳舞,刷墙时发出的声音好似乐曲,完成的作品好似一面天衣无缝的屏障等。(2)围绕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集中讨论,如“他刷浆时,干完活黑衣服上为什么没有一个白点”,通过集中讨论,学生们取长补短,从而感受“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3.拓展:阅读与本文相似的文章,《泥人张》,进行转移性学习。
回顾整个课堂,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我对学生的评价流于形式,评价的不够新颖,不能针对个体进行准确评价。今后要加强评价的新颖性和准确性的训练,要让学生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喜悦。
《刷子李》课标分析
《刷子李》是五年级下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物”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是课程标准的第三学段的一篇文章。本学段的学习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学生通过预习能自学生字词语。
(二)阅读:1.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教学略读课文锻炼学生默读速度。 2.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学习《刷子李》一文体会作者对“俗世”中人高超技艺的敬佩之情,感受“刷子李”这一人物形象;感悟作者运用正面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运用这些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