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路:
本节活动是通过一个小男孩遛狗的故事为整个活动的切入点,从他的视角描述了各种形态不一的小狗,了解狗的主要特征。协助幼儿掌握狗与主人之间的表情关联,并总结出这些狗有大有小,有胖有瘦,最有趣的是通过观察狗的形态,体会阅读的乐趣。并引导幼儿从故事单页画面上来看,是各式各样的狗;将页与页实行关联,通过阅读小书引导幼儿掌握一系列反义词。在这里,反义形的学习推动了幼儿对整个故事的理解,以及感受故事的幽默诙谐,和小狗的形态特征。最后在游戏活动中,利用肢体游戏来进一步理解反义词。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初步感知词语间的反义关系。
2、进一步理解狗与主人间的外形关系。
3、引导幼儿使用形容词表述小狗的外形特征。 活动准备:1、大书一本、小书人手一本
2、图片:各种不同小狗图片、主人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
音乐律动入场《我爱我的小动物》 二、基本部分
1.“上节课我们讲了一个关于狗的故事,宝宝们还记得
故事里都有哪些狗吗?”(幼儿自由讲述) 2.今天早上狗的主人们都来到了这里,快让我们一起
瞧瞧吧!(教师揭开幕布)不过狗的主人都告诉慕老师说“他们的狗都不见了,都跑哪里去了呢?那我们一起来找找吧!”(幼儿在教室寻找狗的图片) 3.幼儿找到后入座,来帮小狗一个一个找主人。提问
找到的幼儿:“这是谁?”(胖太太)“谁找到了她的狗?”, “你找到的是一只什么样的狗?”(小小的狗),请幼儿观察那小男孩看见胖太太拎着这么小一只狗是什么表情?提问:幼儿看到这么小一只狗又会是什么表情呢?(幼儿每送来一只小狗,教师能够翻开书验证,并带领幼儿一起阅读)以此类推。 4.“在小朋友们的协助下,主人们都找到了他们心爱的
小狗,他们也为我们送来了很多小书,那让我们来看看小书吧!”(阅读两遍)加深幼儿对故事幽默感的理解。阅读第一遍,教师做旁白,幼儿来阅读书中内容。第二遍可让男孩子阅读第一页,女孩子阅读第二页,教师在旁巡视指导。 三、结束部分 1.反义词游戏
我们读了这么多书中的狗,那我们也来演一下吧! 教:“大大的狗”(同时配上相对应的肢体动作) 幼:“小小的狗”(胖胖的、瘦瘦的。。。。) 带幼儿到户外去寻找更多的反义词。
2.涂色:宠物美容师(教师可放在美术区请幼儿实行操作)
请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狗狗们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教师在旁巡视,指导幼儿准确的握笔与涂色方法。
活动反思: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一节小班分享阅读活动《遛狗》(第二课时)接下来我想对本次活动做以简短的反思,我的整个活动是围绕着3个目标实行的,目标1是:让幼儿初步感知词语间的反义关系, 本次活动是借班教学,通过和这个班孩子的接触,能看出来民航幼儿园老师在读本的阅读上做的很扎实,孩子们的口语表达水平也较连贯,使我本次活动的各个环节实行的很顺利。目标2是让幼儿通过观察画面,理解狗与主人之间的表情关联,感受故事的趣味。在活动中通过让幼儿观察一个小男孩遛狗的过程为整个活动的切入点,从他的视角描述了各种形态不一的小狗,了解狗的主要特征。其次我也借助了孩子对第一课时的已有经验,加深幼儿对读本的理解,同时图片的匹配、小书的分享等环节加深了幼儿对文本的再认知。目标3是引导幼儿学习阅读小书,进一步体会故事的幽默。因为分享阅读这个教材是个很好的桥梁,无论是文本画面的鲜艳,还是简短的字符,都特别适合小班幼儿,让幼儿清楚的观察画面,细致的挖掘画面内容,从而达到理解故事内含。应合了孩子的兴趣点,最重要是孩子看图说话水平有所提升。
但在活动中也有一些不足,主要是对环节间交替时的要求提的不够细致,如:1、看小书时,应交待哪里有书坐哪里,这样孩子就能对号入座了。2、和孩子做游戏时,应让孩子将小椅子传进桌子下后离开座位,参与游戏,这里也交待的不够清楚。总来说之围绕这3个目标设计并实行的这个活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