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引路人
傅钰涵
重庆市九龙坡职业教育中心
在传统的视野下,职业中学的学生似乎都有这样一些特点:懒散、不自信、自控力弱、目标不明、成绩欠佳。
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和他们在课堂上的相遇。当我充满期待地推开教室门的时候,眼前的一切却让我惊呆了:同学们有高声喧哗的、有追逐打闹的、有看电视的、玩游戏的,最安静的却是趴着睡觉的,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三分钟……我默默地在台上站了五分钟,居然还有人在讨论他们喜欢的网络游戏。
“老师,我们早就不想读书了,都是家长要我们读”“我们来这所学校之前就是这样的”“我们就想拿个文凭”。就是这样的一群孩子,当时的我说不出是愤怒还是无奈,我想更多的是心酸吧。我压制住内心的情绪,对他们说: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上课本上的内容了,我们来做做脑筋急转弯吧!“你们知道什么老鼠用两条腿走路吗?”“米老鼠”,有个反应很敏捷的同学答了出来。“那你们知道什么鸭子用两条腿走路呢?”“唐老鸭”这次的回答异常的整齐。我笑而不语,有学生反应过来了:“所有的鸭子都是用两条腿走路的呀!”同学们都笑了。我微笑着对他们说:“知道为什么你们都回答是唐老鸭吗,那是因为你们被前一个问题暗示,形成了思维定式,可恰恰思维定式阻碍了我们的思想。就像你们,在初中表现不尽如人意你们就暗示自己是差生,毫无前途。但事实上,世上没有永远的差生,只要努力,我们一样可以开创自己的未来。”
奇迹出现了,喧闹的教室安静了下来,那节课很顺利地进行了下去。课后,我开始思索,作为一名职校的德育教师,怎么才能让学生不迷茫呢?一味的教给他们知识与技能,真的就够了吗?我任教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给了我启迪:职业学校的教师,不单单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播者,更应该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我豁然开朗,要让这些学生对未来有信心,首先要帮助他们树立小目标,制定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趁热打铁,我联系班主任,在班级组织了一次“梦想起航”的主题班会,主动担任了他们的“引路人”。我和孩子们展开了一场规划人生的探讨,一起分析现状,定下职业目标,并制定了自己的“梦想行程单”。目标定下容易,达成需要付出实践。我对学生提出要求:每个月实现一个小目标,每实现一个小目标,就在朋友圈晒“梦想行程单”,让朋友、家人为他们点赞,见证他们的成长。期末,全班票选出本学期完成情况最好的10位同学,给他们颁发“最佳表现奖”。
我特意和那个最先回答出“米老鼠”的刘庆怡同学一起完成了他的“梦想行程单”,并让他带头展示了他的目标:成为一名计算机程序设计员。仅仅靠一份“梦想行程单”和几句话语的力量是不够的。我鼓励刘庆怡参加了计算机程序设计选修班,同时,我和选修课老师沟通,让他多关注刘庆怡。选修课上,刘庆怡学习认真,被老师选为了科代表,这门选修课他以优秀的成绩结业。
刘庆怡定下了认真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决心,班里其他孩子们也找到了自己奋斗的目标,每个月孩子们晒出的“梦想行程
单”,总会刷爆我的朋友圈。
大半学期过去了,刘庆怡渐渐出现了疲惫的状态,对学习和学校活动都有应付的痕迹。我想,我不能把目光停留在班级、学校里,我还可以寻求家长的支持。
苏赫姆林斯基曾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行动一致,而且要志同道合。于是我打通了他父亲的电话,希望家长能够配合老师正面引导,让刘庆怡消除不良情绪;另一方面我用实际行动支持他,大量搜集学长,学姐们的成长故事,让他看到同伴的榜样作用。
学校第十二届技能大赛,刘庆怡自信从容地拿回计算机编程项目第一名,接着在市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他很开心并分享在微信里,还私发奖状的照片给我,留了两个字:存起!我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满满的自信和喜悦。
渐渐地,班级的精神风貌变得更加积极向上。学校的社团活动、技能比赛,都能看到同学们活跃的身影。全国文明风采竞赛,我班王强同学获得职业生涯设计二等奖;重庆市中职生演讲比赛,我班周雨婷同学获得全市一等奖;叶茂、甘信等一大批同学决定要考大学,去进一步深造。
刘庆怡呢?我带着他观摩了大学的机器人编程大赛,他眼界大开,对机器人产生了浓厚兴趣,学习劲头更足了。期末,因为专业成绩优秀,我推荐刘庆怡去工业机器人公司实习了一个月,他对机器人有了更多的了解。微信上,他常常跟我聊关于机器人的方方面面,我趁热打铁,鼓励他考大学,一起定下新的目标---做一名机器人研发工程师。
接下来的日子,我默默关注他,微信里我看到,在去图书馆的路途中,他奔波出多少汗水;在学校花园里,边走边背,留下多过少脚印;在实训室老师的指导下,他流下了多少汗水。
2016年,刘庆怡成功考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加入了学校的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大学期间,参加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机器赛获三等奖。刘庆怡,这个曾经没有目标没有梦想的孩子,如今,正一步一步实现着自己的职业梦想。
嘀!嘀!嘀!“老师,今年我公司的年会你一定要来哦”“老师,我现在当时了班组长,我相信我会干得更好”;“老师,我报名参加了公司组织的演讲比赛,你能看看我的演讲稿吗?”。而今,那些曾经自卑、迷茫的孩子都踏上了人生的寻梦之旅,为他们的梦想拼搏着。回学校看我的时候他们常常跟我说:“老师,是你让我们重拾了自信,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过去,很多人给职业学校的学生贴上“调皮孩子、双差生”的标签,以及一辈子定位为“蓝领”的老旧观念,让他们总是抬不起头,可是他们真的与所谓的优生有天壤之别吗?当我们在抱怨他们成绩差、底子薄的时候,是否真正想过:他们也是有梦的孩子,他们或许只是缺一个为他们实现梦想的引路人,因为梦想并不遥远,梦想,就在他们手中。当然,作为一名德育教师,一名梦想引路人,我们还应该关注的是:他们是否具备了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关心学生、关注家庭、关爱职场,这是生涯导师的使命;思想引领、磨砺意志、扬帆理想,这就是教育者的担当!立德树人,是我们教育人的根本任务!
2018.NO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