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痤疮20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痤疮200例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326・ 临床研究 堡 主堕垦 盒盘查 堡箜 鲞箜 塑!旦兰 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痤疮200例 湖南省华容县中医院皮肤科(414200) 卜建华 我院门诊1996年4月一2000年5月采用中西医结 合方法治疗痤疮,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三组均经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结果,其中有效率包 括治愈、显效和有效。结果显示:中西结合组治愈61 例,有效率为96.08%;中药组治愈21例,有效率为 80.77%;西药组治愈18例,有效率为80.43%。经 Ridit分析,中西结合组与中药组相比,U:2.94,P< 门诊患者200例,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52例,男 30例,女22例;年龄15~36岁,平均24.4岁;病程2 个月~10年,平均1.6年;其中黑头粉刺5例,丘疹性 28例,脓疱性10例,囊肿性6例,瘢痕性3例;皮损发 于颜面者42例,颜面及胸背者10例;伴发痒者8例, 0.01,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组。中西结合组与西药组相 比,U:2.72,P<0.01,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以上两 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中药组与西药组相比P> 0.05,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具体见表1。 表1 三组治疗结果比较 例 伴口鼻干燥、大便秘结者44例。西药组46例,男28 例,女18例;年龄16~35岁,平均23.9岁;病程1个 月~9年,平均1.7年;其中黑头粉刺5例,丘疹性23 例,脓疱性8例,囊肿性6例,瘢痕性4例;皮损发于颜 面部者37例,颜面及胸背者9例;伴发痒者8例,伴口 鼻干燥、大便秘结者38例。中西结合组102例,男58 例,女44例;年龄14~36岁,平均24.2岁;病程1个 月~10年,平均1.8年;其中黑头粉刺10例,丘疹性 53例,脓疱性19例,囊肿性12例,瘢痕性8例;皮损 发于颜面者92例,皮损发于颜面及胸背者10例;伴发 5讨 论 痤疮为一种慢性皮肤炎症性疾病,好发于男女青春 期或中年期。现代医学认为:人体内雄激素水平的增 高,皮脂腺导管上皮细胞异常角化,皮脂分泌增多,痤 疮棒状杆菌及毛囊微生物的感染是痤疮发病的主要因 痒者18例,伴口鼻干燥、大便秘结者84例。三组患者 年龄、性别、病程、证型及皮损范围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素_2 J。祖国医学称痤疮为粉刺,多由肺经风热熏蒸于肌 肤或饮食不节,过食油腻辛辣之品,肺胃蕴湿积热,复 感毒邪, ̄l-Jg肌肤而成。单纯西药或中药对痤疮虽有一 中药组内服基本方:枇杷叶15g、黄芩12g、丹参 10g、桑白皮10g、连翘10g、知母10g、栀子10g、野菊 定疗效,但不够理想。西药四环素、氯霉素和APC中的 水杨酸都有杀灭或抑制痤疮棒状杆菌的作用,甲硝唑有 对抗毛囊虫感染的作用_3 J,且混和后外用无明显毒副作 用。中药组方中枇杷叶、黄芩、桑皮清热泻火,野菊、银 花、栀子、连翘、蚤休清热解毒,苦参燥湿止痒,防风祛 风除邪,丹参、知母活血消肿散结。现代药理研究证实: 苦参、丹参、野菊、银花、蚤休、栀子、连翘有较好的抗 菌及抗病毒作用,生地、苦参有抗真菌作用,丹参能扩 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上药合用可使炎症消退,皮疹 消失H J。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中药内服根 花10g、银花10g、蚤休12g、苦参12g、防风10g,视病 情加减,每日1剂,分2次内服。西药组口服四环素片, 每次0.25g,每日3次;维生素B2,每次10mg,每日3 次;维生素 ,每次20mg,每日3次;外用药为氯霉素 注射液(每支0.25g)10支,甲硝唑0.2g×100片,APC 0.42g×10片三者混和(后两者研成细末)搅匀,外涂患 处每日2次。中西结合组为以上两组药物合用。三组用 药疗程均为14d。 3疗效标准 治,西药外涂改善局部皮损,内外兼治复发率低,疗效 满意。 参 考 文 献 l王蔚文.常见疾病诊断依据与疗效判断标准.长沙:湖南医科大学, l999:947 参照湖南省卫生厅、湖南省医院管理协会王蔚文… 主编的《常见疾病诊断依据与疗效判断标准》评定疗效。 治愈:皮损消退,仅留色素沉着;显效:皮损消退70% 以上;有效:皮损消退30%~60%;无效:皮损无变化 或消退<30%。 4 结 果 2刘辅仁实用皮肤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495—496 3沈勇消痤灵治疗痤疮98例巾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6):379 4 王光超.皮肤性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38.203—2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