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流程设计撰写标准
教学准备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起始阶段,是搞好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其一生的学习反思都可以说是在为教学做准备。针对具体的教学,更是需要进行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准备。教学准备就是掌握“内外之道”,即先学好、后教好。教师先要通过持续和充分的学习来提升自己,苦练内功,从而消化吸收教学内容,然后才有可能自如地运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去展开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制定教学方案,并走向教学实践。
建议课堂流程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完成:
一、学习目标设计
学习目标是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习活动的核心。围绕三维目标设计。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设计
教学内容的组织设计就是对教学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将静态的文字和分散的材料加工成为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适合于教学展开的组织状态。
1)教材分析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预设
三、教学策略、方法设计
教学方法是组织运用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手段、策略。教学目标不会自动实现,而是需要好的教学方法去达成。能否根据课程性质、教学内容特点以及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高效课堂里的教学方法通常有案例教学法、活动体验法、讨论法、讲授法等。
在教学策略上例如:先设预习课,后上展示课 ,先独学、对学、群学再进行教学互动,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我建构过程,具有互动性和生成性,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这里要强调的是,书写教案时必然包括教学过程,但不能想当然地安排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一、二、三、四……”不是随意划分的,而是按照教学内容的内在理路逻辑地展开的。实际上,教学过程是教学内容的问题凭借教师的引导在学生思想中展开的过程。
教学过程要和课堂实录区分开来,只需将所教内容按逻辑划分好步骤或板块,然后分别说明每个步骤或板块通过这种形式进行教学的原因或达到的目的即可。
五、作业与活动设计
作业与活动,都是由学生来完成的,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必要途径。高效课堂模式下,作业与活动一般安排在课堂,学生必须动脑、动手、用心,教师更要首先用心设计。
六、教学反思
另外还可以包括教师小结等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