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松驰骨盆区肌肉, 减轻局部充血、 痉挛与疼痛, 用于会阴、肛门、 外生殖器疾患及盆腔充血水肿。
4、用于外阴、阴道手术前的准备。 评估:
1、全身情况:病人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病情、治疗情况、实施坐 浴的原因。 2、局部情况:皮肤是否红肿、疼痛、化脓、肿胀及感觉障碍。 3、心理状态:病人是否接受坐浴,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4、健康知识:病人对坐浴知识的了解及掌握程度。 5、环境评估:环境是否安静,舒适,隐蔽。 操作程序:
1、着装整洁(仪表、洗手、戴口罩)查对,向病人解释坐浴的目 的和方法。 2、用物:坐浴椅、消毒用的坐浴盆、 38-40 度水(根据医嘱加药)、 纱布或干净的小毛巾。
3、病人:嘱病人先排尿、排便,利于坐浴效果。 操作:备齐用物至床旁,配置坐浴药液或温开水,温度以病人舒适为 宜,一半为 38-40 度,坐浴,将坐浴盆放在坐浴椅上,协助病人脱裤 至膝,先试水温,适宜后嘱病人将外阴部浸在药液中 20-30min,随时 加热水以保持必要的温度。
擦干,坐浴后毛巾擦干会阴部,坐浴部伤口按无菌技术处理。 整理用物:协助病人整
理衣物,洗手,记录坐浴时间。 注意事项:
1、坐浴溶液的温度不可过高,防止烫伤皮肤,水温下降后应及时调 节。 2、 坐浴水量不宜过多, 一般以坐浴盆 1/2 满为宜,以免坐浴时外溢。
3、 女性病人在经期、妊娠期、产后 2 周内,阴道出血和盆腔急性炎 症期不宜坐浴。
4. 坐浴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面色和脉搏,如病人法力,眩晕应停 止坐浴。 5. 冬天应注意室温及保暖。
坐药法操作流程图
中药坐浴临床应用
中药坐浴在中医妇科中多用于阴痒、带下、阴疮等疾病 中药坐浴常用方剂药物组成:蛇床子
30g地肤子30g川楝子20g
黄柏20g秦皮20g苦参20g川椒15g
煎汤,趁热先熏后坐浴,每日1次,每次2 0〜30 min,7天为1个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