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PPH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比较

PPH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比较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208 Vo1.25 No.2 Journal of Aerospace Medicine Feb 2014 内取出,术后每日检查并清理患者鼻腔直至患者出院,并 通知患者定期返院进行复查。 2结果 分级,Krouse I、Ⅱ可使用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 ;②术中 应准确探测肿瘤根基部的位置,由于乳头状瘤易出血,表 面较粗糙,因此通常与周围的正常组织有很明显区别,术 中应认真细心的将肿瘤以及病变组织的根基部彻底切除, 30例患者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12个 月,复发患者3例,复发率为10%,经再次手术后,随访1~ 2年无复发。 3讨论 防止复发;③术后应定期进行复查,及时发现可疑的病变 组织。 总之,随着手术器械以及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 3.1 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组织病理学分型①软型:主要来 源于鼻腔以及鼻窦粘膜上皮组织,其主要特点是向间质内 呈现内翻性增长,有舌状、指状以及乳状等。瘤体大、色 红、质软,外形分广基或有蒂,乳头状或叶状。肿瘤上皮组 织有柱状细胞以及移形细胞组成,由于其向间质内呈现内 翻性增长,因此称之为内翻性乳头状瘤 ;②硬型:主要来 源鳞状上皮组织,属于外生性瘤。其外观与一般的皮疣的 组织结构相类似,鳞状上皮组织呈体表增长。瘤体小,色 灰,质硬呈桑葚状,局限且单发,常发于鼻前庭。 3.2鼻内镜手术(1)鼻内镜手术的优点:①视野宽阔清 侵入额窦的病变组织,在鼻内镜下采用DrafII、llI手术可以 彻底切除肿瘤以及病变组织_6』。通过研究临床资料中有3 例患者复发。针对于复发患者,应及时进行再次手术彻底 切除肿瘤。而针对于恶变患者,应通过手术进行广泛切除 并进行放射治疗。而针对复发患者,术后应慎重考虑后方 可适当使用放射治疗。 参考文献 [1]Pianelli C,Radici M,Camaioni A,et a1.Inverted papil— loma Modality of treatment Acta Otorhinolaryngology hal  lJ 1.1996,16:339~346. 楚、切除彻底、出血量少、复发率低;②术后面部无瘢痕,不 影响面容;③能有效地保留鼻腔较多的正常组织;④损伤 小、并发症发生率低;⑤复查方便,能及时发现隐蔽部位的 病变组织。(2)鼻内镜手术的适应性:瘤体较小、范围较局 限,框内、筛窦无受侵;上颌窦、筛窦同时受累,下骨壁、上 颌窦前、后壁无受侵。 3.3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分类2007年,Batra等 专家将其分为三大类,A类:肿瘤以及病变组织限于鼻腔、 上颌窦内壁以及筛窦;B类:肿瘤及病变组织侵入额窦、蝶 窦以及上颌窦前、后壁;C类:肿瘤及病变组织侵入鼻窦之 [2]袁虎,王荣光.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与恶变 [J]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2,26(1):30 ~33. [3]Kennedy DW,Keogh B.Endoscopic approach to tumors of anterior skull base and orbit[J].Partech Ot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1996,7:257~263. [4]Cannady SB,Batra PS,Sautter,et a1.Newstaging system— for,invevted papilloma[J].Laryngoslope,2001,111: 212~214. [5]Krouse JH.Development of a staging system for inverted papilloma Laryngoscope,2000,1 10:965—968. 外。A类肿瘤及病变组织在鼻内镜手术下较容易切除,B 类肿瘤及病变组织由于具有侵入性,因此在鼻内镜手术下 往往不能将肿瘤彻底切除干净,术后复发率较高。 保证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治疗疗效最关键的因 素就是能否彻底将肿瘤根基部彻底切除。应做好以下几 [6]周兵,张罗,刘华超,等.复发性额隐窝内翻性乳头状 瘤经鼻内镜手术[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6, l3(9):590—595. (收稿日期:2013—03—14) 点:①术前通过CT以及鼻内镜检查,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 PPH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比较 冼上福吴雄辉陈永强 [摘要] 目的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与传统手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 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110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7例采用PPH治疗,53例采用传统手术,比较 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PPH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显著少于传统手术组,术后疼 痛评分显著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痔疗效较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PPH;传统手术;混合痔;疗效 [中图分类号]R657.1 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434.2014.02.054 PPH术治疗 作者单位:广东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广东湛江524037 第25卷第2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4年2月 209 混合痔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该病随着年龄的 增高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痔疮的临床表现为大便出血、疼 痛、肿物脱出、直肠坠痛等,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 康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PPH术被较为广泛的应用于混 验和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PPH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 症显著少于传统手术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少于传统手术 组(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合痔的治疗,其不仅可有效减轻痔患者的术后疼痛,而且 还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J。选取2010年8月一 2012年8月采用PPH治疗混合痔患者57例,效果显著优 于传统术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 10例混合痔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外 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讨论制定的痔诊治暂行标准。手 术适应症均符合2005年全国PPH学术研讨会修订的PPH 适应证。排除肛门部及全身严重感染等;排除严重心脑血 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排除出血性疾病、全身免疫性疾 病、结核性疾病、糖尿病。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18 ~64岁,平均38.2±5.6岁,病程4个月~8年,平均2.5± 0.6年。其中23例有混合痔手术史。I度混合痔11例, Ⅱ度混合痔18例,Ⅲ度混合痔5O例,Ⅳ度混合痔32例。 将该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PPH组和传统手术 组,分别有57例,53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治疗方法(1)传统手术组:采用传统痔切除术进行 治疗,母痔下及肛缘皮肤行尖端向外的“V”形切口,牵拉母 痔至肛门外,剥离痔核后进行切除。术后当天肛管直肠内 给予消炎痛栓塞肛,常规给予止痛剂和抗生素。(2)观察 组:采用PPH术治疗,充分扩肛后还纳痔核,在扩张器的引 导下,置入肛门镜并固定,取出向导器后将垂脱痔上黏膜 落入扩张器内,如肛门偏紧或坐骨高凸置入困难,可用3把 无损伤钳分别于痔多发位3、7、11点钳夹,向外牵引 J。 在充分显露痔上黏膜的条件下,需根据患者病变部位的具 体情况,通过肛镜缝扎器,在齿状线上3~4 cm黏膜及黏膜 下层作环状荷包缝合。接着将吻合器旋开至最大位,导人 钉钻头至荷包线上方,通过打结让组织均匀包扎于中心杆 上,收紧荷包线,适度牵拉荷包缝合线,将黏膜置入吻合器 的空腔中旋紧吻合器至安全刻度(女性患者需注意防止阴 道后壁误伤)击发,保持吻合器击闭状态20 s,轻轻旋松吻 合器90。一180。,取出吻合器。吻合口“8”字加固缝合1 周。吻合口以凡士林纱条压迫,12—24 h后拔除。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手术效果、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尿潴留、肛门肿胀、便血 等)及术后疼痛。其中手术效果:有效的判定标准为患者 自觉症状良好,大便出血、肛门口痔核脱出等症状体征消 失,肛门外观平整。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 评估疼痛,评分0—10分,0分为无痛,l0分为剧痛。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用(冤--i s)表示计量资料,用频数表示计数资料,统计方式采用t检 表1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比较 3讨论 混合痔是指痔位于齿状线上下,表面同时为直肠黏膜 和肛管皮肤所覆盖。手术是治疗痔疮的常用方法,但传统 痔切除术患者的痛苦大,恢复时间长,并发症多,而且患者 术后感觉差。PPH术是针对肛垫下移学说提出的一种具 有创新性的手术方式,与传统痔切除手术相比,PPH术更 符合生理,操作时间相对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疼痛 较轻,由于该手术方式在术中不切除患者的痔垫,因而不 影响患者术后的控便功能。并且该手术方式为术中切除 痔上方直肠下端过度松弛的黏膜及下层组织并用吻合器 吻合,使脱垂的肛垫被拖回至原来的生理位置,减轻痔脱 垂 ;除有个别患者需要切除明显的外痔外,绝大部分患 者的肛管和肛门周围的皮肤均不会受到损伤,无肛门狭 窄、大便失禁等并发症 。PPH的患者术后在短期内即可 恢复正常的生活。PPH在近十几年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 用。本研究通过比较PPH与传统手术治疗混合痔患者的 疗效,发现两种治疗方式患者的手术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说明两种手术疗效相当,但PPH组的手术时 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显著少于传统手术 组,术后疼痛评分显著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综上 所述,PPH术治疗混合痔疗效较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是 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贾文焯,孙建华,肖刚.改良PPH术治疗重度混合痔 54例临床疗效观察[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2,18 (4):228~230. [2]胡伟来.PP/-I手术治疗重度混合痔68例临床分析 [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4):29~30. [3]徐亚军.PPH手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疗效的分析[J].求 医问药(学术版),2012,10(4):313—314. (收稿日期:2013—07—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