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耪续发展 近1 0年广西农业经济增长效率分析 张海波冯妮丹 刘 颖 摘 要:新古典增长模型认为经济增长的两方面因素分别为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扩张和生产技术的改进。 本文从这两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研究期内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经济总体上是以要素投入扩张带动的粗放型的增长 方式。将农业要素生产技术的改进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高,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表明广西农业全要素生产 率指数的提高主要依靠农业技术进步。广西下辖5个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分解分析结果显示出较大的差另I3,除桂 中外其它的各区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提高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的增长。 关键词:要素投入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 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 近年来,我国正积极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 贡献率为40.7%,比“八五”时期增加了5.9%。 业转型,希望通过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共同 该结论表明除了农业各物质性生产要素投入以 努力使农业生产摆脱低效落后的局面。从这些 外,农业技术进步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年的情况来看,我国很多地方为促进当地农业 已经日益显著。陈卫平(2006)在对我国 经济发展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物力,相关产业的 1990-2003年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分析中 扶持政策也不断出台,然而收效甚微,某些区 指出,全要素增长率的提高主要来自农业技术 域的农业经济发展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产 进步,而不是由于农业技术效率的改善,这也 生此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地方只片面 充分说明了农业技术进步在我国农业经济增长 地强调农业生产投入水平的扩张,而忽视了农 中的作用。郑晶等(2008)曾对广东农业经济 业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我国现在仍是粗放型农 增长效率进行评价分析,认为广东地区的农业 业,尤其是在一些农业生产落后地区,加大生 GDP增长主要由要素的投入产出效应拉动,而 产要素的投入仍然是促进农业发展最重要的影 全省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由于农业 响因素。同时,通过提高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 技术进步。以上这些学者的研究表明,农业技 技术效率来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引起 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 广大学者关注。温思美(1996)利用随机边界 并且重要性日益上升。目前,农业技术进步问 生产函数分析了影响广东农业总产出增长的要 题通常是将我国农业经济整体情况作为研究对 素投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等因素。他指出, 象,然而针对我国区域的研究较为少见,以广 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是广东农业产出增长最重 西壮族自治区作为对象并对广西分地区的实证 要的影响因素,除此以外,技术进步的贡献表 研究更是相对缺乏。本文将广西按地理位置分 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苏基才、蒋和平(2001) 为5个区域,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将农业产值 经过测算得出我国“九五”时期农业技术进步 指数分解为不同的因子,并分析它们对广西农 南方农村201 1年第6期 ・45・ 可赫绩发展 业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 一林毅夫、刘培林(2003)在分析经济增长 因素时假定不同经济体在某一时期受到不同技 术前沿影响。Henderson等人(2005)假定过去 被生产运用的技术不会被遗忘。本研究的分析 框架采用以上两个基本假定。 、分析框架 索洛等人提出的新古典增长模型认为经济 增长源于两个方面: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 投入和生产技术,并且指出经济长期的持续增 长只有依靠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才能实现。生 产技术的改进可进一步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 假设某农业经济体的产出为】,,各种生产要 素投入为 种农业生产要素 经过生产技 术z转化为Ⅳ种农业产出】,j,加入时间变量 则有若干观察点( ,y ), ,】厂2),……, 效率提高,技术效率提高又包含规模效率提高 和纯技术效率提高两方面,如图1。 lr'y T)。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下,f时期的 ——’广 l I 图1 经济增长的源泉分解 生产技术为: Zt={(X y)l投入 可产出,,} l 0 Yn/7=l,2,……,Ⅳ 在时期t+i的产出】,m相对于t时期的产出 (1) 】,}的增长可以写成以下形式, 一 × 1 0 tXt Xn m=l,2,……, 0 >10,t=l,2,……,r, l× }(6) 譬} ×{{[ 1pt-i(啊xt'yt)!I× t时期的农业技术效率为, 式(6)等号右边的表达式实质上将t期到件 P 济产出为: =缸【 (xiJ )): ’ ∞ ))】E z‘ (2) 期的农业产出增长分解为三个部分,依次为农 业投入的产出效应。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就等 在技术z的影响下,t期投入对应的最大经 业技术效率增长效应,农业技术进步效应和农 铲t_ p IX , (3) 于农业技术效率增长率与农业技术进步率的乘 。 积。 在技术z 之下,X‘和 “的投入带来的最 大产出为: 测算效率的主流方法有参数法和非参数法 两种。参数法的代表有随机前沿方法SFA (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非参数法的代 +jlt 而.y丽t p ‘【X 铲J (4)/ 表有数据包络分析法DEAf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o相比参数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最 大的优点是不用在事先假定函数模型,这一特 点可以避免由于模型人为设定不当或者不准确 yt,.I-i.t.I-i一南’‘【X ‘,Y ‘】 (5) ・46・ 南方农村2011年第6期 可菇续发展 而造成的错误。基于该特点和获得的统计数据 变价格计算)、第一产业从业人数L(万人)、农 情况,本文采用DEA方法分析Malmquist全要 业机械总动力D(万千瓦)、化肥使用量H(折 素生产率指数等相关指标。 纯量,万吨)、有效灌溉面积G(千公顷)。本研 二、数据处理结果分析 究借助Coelli等在1996年给出的数据包络分析 (一)数据说明 Deap 2.1软件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得出广西及 索洛模型将劳动和资本作为生产要素,本 其下辖14市历年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 研究也从这两大类生产要素出发进行变量的选 下文以TFP代表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 取。用第一产业劳动力数量作为劳动投入的代 (二)广西农业经济增长效率总况分析 表,用农业生产中需要的农业机械、化肥、灌 广西农业经济增长分解情况如表l所示。 溉三个方面指标来代表资本投入。其实,农业 从总体来看,2000年至2009年广西农业总产值 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生产要素投入远远不止这几 年增长指数为1.061,即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平 类,但是由于很多农业统计数据不可获得,本 均为6.1%。广西rI’FP指数均值为1.014,即TFP 文选用以上几类指标代表农业生产投入要素。 年增长率为1.4%。广西投入的产出效应指数均 该方法数据来源为《广西农村统计年鉴》,数据 值为1.047,即投入的产出指数年均增长4.7%。 时间范围为2000—2009年。采用广西自治区下 以上数据表明,广西农业总产值增长主要依靠 辖14市的面板数据,具体涉及的产出投入数据 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效应,即广西农业是 包括:农林牧渔总产值y(亿元,以1990年不 由生产要素投入扩张拉动的粗放型生产模式。 表1 广西农业经济增长分解 图2描述了2001—2009年广西农林牧渔总 间波动,增长率分别在2002年和2003年达到 产值年增长率和农业TFP年增长率的走势。将 最高值和最低值。农业TFP增长率在研究期前 两条曲线对比可发现,在研究期内广西每年的 5年内有大幅波动,后期波动趋缓并呈现总体下 农业产值年增长率始终高于同年广西农业TFP 降走势。农业TFP在2003年达到最小值一4%, 年增长率。农业牧渔总产值年增长率变化较平 在2005年达到最大峰值6.8%。两条曲线每年对 缓,而广西农业TFP年增长率波动幅度相对较 应点之间的距离可以近似的当成当年投入的产 大。农林牧渔总产值年增长率在4.3%至7.8%之 出效应指数增长率。在大多数年份里,投入的 南方农村201 1年第6期 ・47・ 可持续发展 产出效应指数增长率大于农业TFP指数增长率。 贡献。另外,从技术效率指数(Effch)分解来看, 因此,从图2中也可以看到,广西农业经济增 技术效率(Effch)等于纯技术效率(Pech)与规模效 长主要由于投人的产出效应。 率(Sech)相乘。广西年均纯技术效率指数为 1.003,年均规模效率指数为0.999,表明广西农 业纯技术效率水平存在改进(Pech>1),规模效率 水平存在损失(Sech<1)。 (三)广西各区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广西下辖14个市年均农业经济增长分解情 况如表2所示。全省平均农业TFP水平为1.4%, TFP指数最高的市为柳州,年均农业TFP增长 图2 2000—2009年广西农业产值与农业TFP增长情况 达9.9%,TFP指数最低的市为贵港,年均TFP 将广西这l4个市划分为桂北、桂中、桂 从广西农业TFP指数分解的角度分析,TFP 增长率为一1l%。 指数等于技术进步(Techch)与技术效率(Effch1的 乘积。在研究期内,广西农业技术进步指数 东、桂南和桂西5个地区,从各地区平均水平 (Techch)年均值为1.012,即技术进步指数年均增 来看,桂北和桂东两个地区TFP年均呈现负增 长l 2%,技术效率指数(Effch)年均值为1.002, 长,其它三个地区均为正增长。农业年均TFP 即技术效率指数年均增长0.2%。以上数据表明, 指数增长最快的是桂中地区,年均4.4%,TFP 广西农业TFP指数的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的 指数增长最慢的是桂东地区,年均一1.5%。由此 表2广西各区市TFP增长分解 ・48・ 南方农村201 1年第6期 可菇续发展 可以看到,无论是从各市还是从各地区的角度 崇左市,TFP年增长率为6.5%,技术进步年增 来看,农业TFP指数年均增长率都差别较大。 长率为2.2%,技术效率年增长率为4.2%,农业 广西各地区TFP指数情况如图3所示。 经济增长主要受技术效率的提高影响。 桂北地区主要考查的是桂林市的各项农业 桂西地区有百色和河池两个城市组成,TFP 经济指标。桂林TFP指数增长率为一0.4%,在 分别位于自治区内第8和第9位。桂西地区TFP 14个城市中排名第l2位,比较靠后。技术效率 平均水平与自治区平均水平很接近,处于中等 1.060 水平,桂西技术规模效率存在损失,主要靠技 1.040 1.020 术进步拉动TFP指数增长。 1 000 O.980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0 960 0.940 本文采用广西下辖l4市面板数据进行农业 桂北 桂中 桂东 桂南 柱西 广西 经济增长因素分解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图3广西各地区TFP指数 (一)研究期内广西总体农业经济增长主 存在明显的损失,仍有10%的改善空间,技术 要依靠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农业全要素 进步率对桂林TFP指数的提高起主要作用。 生产率的提高起次要作用。将广西农业全要素 桂中地区包括柳州和来宾两个城市,并且 生产指数TFP进一步分解分析发现,TFP指数 两市各项指标差别很大。在14个城市农业TFP 的增加主要依靠农业技术进步。数据方面,广 指数上,柳州排名第一,来宾却排名倒数第二。 西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6.1%,投人的产出 柳州各项指标均显示改善,而来宾各项指标均 效应年均增长率为4.7%,全要素生产率TFP年 表现出损失。桂中平均技术进步增长率为0.4%, 均增加率为1.4%,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为 技术效率增长率为4%,TFP增长率为4.4%,主 1.2%,技术效率年均增长率为0.2%。 要依靠技术效率的提高,并且主要依靠纯技术 (二)广西下辖各区市的全要素生产率水 效率的提高。 平差别较大。在研究期内除桂中以外其它的4 桂东地区有梧州、贵港、玉林和贺州四个 个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的提高主要 城市,农业TFP指数增长主要受技术进步影响。 依靠技术进步的增长。受柳州的高TFP指数影 该地区各项指标的平均值均低于自治区平均水 响,桂中为5个区域中TFP最高地区。桂西的 平,且在五个区域中排名最末,每项指标均显 TFP增长受技术进步影响最大,是技术进步指数 示效率损失,明显存在改善空间。其中表现最 最高地区。 差的是贵港市,TFP年增长率为一1 1%。表现最 广西是农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区,人均 好的是贺州,TFP年增长率为2.4%。从分解角 农业资源稀缺,如果继续单纯依靠加大投入水 度看,贺州的技术进步年增长率为2.4%,纯技 平来带动农业产出则无法保持广西农业经济的 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位于有效前沿。因此,可 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政府应该出台相 认定贺州的TFP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 关政策,加强农业支持力度,加大农业技术的 桂南地区包括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 科研投入,注重高效率农业生产方式的普及。 和崇左,农业TFP指数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 在农业生产中力争在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提高 除了防城港有规模效率损失和TFP负增长以外, 农业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节约农业资源的同 其它各市的各项指标均有改进。表现最好的是 (下转第53页) 南方农村201 1年第6期 ・49・ 问题攘讨 提高素质是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 的整体、国家社会及政策制定等宏观方面,对 徐新林认为,在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层面上,新 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行为意识向市民转化等微观 生代农民工必须积极参与各种学习培训,努力 领域研究较少,今后,我们研究的内容要涉及 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要继承和发扬 到社会分层、社会网络、社会心理、社会关系 老一代农民工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要 等微观层面,丰富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调整好心态,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各种 的研究。 市民活动,尽快完成由农民工到新市民的内涵 参考文献: 转化,真正成为合格的城市市民。王学梦等人 川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为选择[M]. 专门从电子网络这一微观角度研究,认为电子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97. 网络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一种新路径,在 【2]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以上海 人口素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社会权利、 市郊区为例U1.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5):5~6. [3】柳雪莲,张钰淇,籍多发.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困 生活质量、社会参与等方面对新生代农民工市 境与路径选择U].学理论,2011(12):112—113. 民化具有重要意义。 [4】【21】[35】[37】栾云云.浅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途径Ⅱ】l经济 五、小结 研究导刊,2010(23):44~45. [5】[2oJ张慧,郝勇.基于SWOT分析的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对新生代农民工 路径研究Ⅱ】.劳动保障世界,2010(9):9~11. 问题的研究已渐渐走向深入。目前的研究状况 【6]张晓涵.社会公正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探析U]. 如下: 社科纵横,2011(3):63~64. (一)研究学科主要侧重于社会学,对文 [7】胡杰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障碍与促进对策Ⅱ】. 化心理学、经济学、社会遗传学等学科研究的 中国经贸导刊,20l1(4):38~39. 【8]邓秀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及其市民化路径选择Ⅱ】.求索, 比较少。今后,我们应该要从不同学科、不同 2OLO(8):71—73. 的方面来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尽可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 能的形成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格局。 理学院,山东日照,276826) (二)研究范围主要侧重于新生代农民工 (责任编辑:熊飞) 接第49页) 时,提高农业产出。针对广西下辖区域的农业 1993--2004 U】.农业技术经济,2008(3). 经济发展参差不齐的情况,政府在政策制定和 【4】林毅夫,刘培林.经济发展战略对人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 资金资源分配等问题上,应注意对农业经济发 步的影响——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3 展缓慢的地区给予适当的倾斜,缩小地区之间 (4). 【5】蒋和平,苏基才.1995—1999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的差距,使广西各地区农业均衡发展。 的测定与分析U】.农业技术经济,2001(5):12~13. 参考文献: [6】梁俊芬.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研究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 [1lCoelli T.,A Guide tO DEAP Version 2.1:A Data Envel— 2005(4):17—21. oprnent Analysis(Computer)Program啪 CEPA Working Pa— [7】陈卫平.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 per,1996(8). 1990—2003年叫.中国农村观察,2006(1):l8~23. [2]Henderson D.I.,and R.R.Russell,Human Capital and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Convergence:A Produciton—Frontier Approach[J].Intema— 武汉,430070) ifonal Economic Review,2005(46):1 167~1205. [3】郑晶,温思美,孙良媛.广东农业经济增长效率分析: (责任编辑:熊飞) 南方农村201 1年第6期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