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新课改背景下的班主任工作
摘要: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导师。作为一名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好班集体呢?一、建立有组织活动能力的班委会;二、多组织开展班级活动,切实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三、严格晨会、周会的学习,树立榜样的作用。
关键词: 新课改; 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导师。班主任又是学校与学生,学校与家长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一个班学生精神面貌及进步的快慢都与班主任有很大的关系。那么,作为一名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好班集体呢?下面,我就来谈谈做班主任工作的点滴体会。 一、建立有组织活动能力的班委会
大部分班主任都是兼职的。他们既要搞好教学,又要带好班。在这样的双重任务下,建立起一个有组织活动能力的班委会,对于在安全卫生方面、思想道德方面、遵纪守法方面、日常生活方面、学习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班干部是班级的骨干,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在班集体中就好比火车头,如何发挥班干部的这一作用呢?首先,班主任要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与了解,通过组织文艺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召开主题班队会、各种竞赛等,在活动中“慧眼识金睛”,发现人才,从中选拔
那些学习好、思想觉悟高、关心集体、有组织能力,并在学生中有较高威信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其次,对班干部经常进行培训,使他们提高认识,端正态度,切实树立为同学服务的思想。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有的班干部选出来后,他不愿意干;有的干工作不积极;有的干一段时间后有畏难情绪便辞职了。面对种种困难,班主任要找准病因,对他们做耐心细致地思想工作,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当班干部也能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锻炼,增长知识,增加才干,将来为自己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对每一位班干部都要严格要求,使其做好学生的表率,培养班干部的服务意识。班主任要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班干部与学生是平等的,既是同学的服务员,是管理者,同时又是被管理者,要接受同学们的监督。班干部犯了错误,班主任则应严厉批评,不可“爱屋及乌”,有所偏心。对班干部的工作要定期进行检查考核,让他们多做做自我检查,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更能以身作则。
二、多组织开展班级活动,切实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第一,耐心指导,教会班干部组织并开展好班级活动。首先,班主任要求班干部在工作中要公正客观地处理问题,切不可徇私舞弊,最终失信于人。其次,班主任要教会班干部组织并开展好班级活动,具体做法是:制定好工作计划、定期召开班委会、设计主题班会、办学习园地、手抄报、开展社会调查、慰问老人、知识竞赛
等。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在班级上开展小红花竞赛活动,表彰那些在纪律、卫生、学习等方面的先进。提倡他们自己动手,自己动脑,在这些有意义的活动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第三,要教育学生从小就养成讲卫生、讲文明、懂法律、爱护公物的好习惯。最后,还要建立“学校与家长联系表”,把学生每个月的表现通知给家长,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积极的引导,还可以进行家访、定期举行家长会,促进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以便家长与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更能因材施教。
三、严格晨会、周会的学习,树立榜样的作用
班主任在晨会中,对每天的班务工作作系统的部署,对头一天的 班务工作进行归纳小结,针对班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整改措施。在周会的学习中,对本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分子、日常生活中的好人好事、遵守纪律的先进都应该提出表扬,还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讲讲英雄人物的故事,读名人传记,鼓励他们学名人、见行动,使他们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另外,对“学困生”可以在周会上提出来,让他们多做做批评与自我批评,与表现好的学生进行比较,找找差距,激发他们积极上进的自觉性。多表扬,少批评,多从正面引导,增强其自我约束力,使他们不断进步。 四、给后进生创造和谐、充满关爱的成长环境
多数后进生各方面表现虽差,但他们的自尊心很强。因为他们常常受到冷淡甚至歧视,所以更希望得到尊重和信任。要想教育好后
进生,教师就要端正态度,摘下有色眼镜,克服偏见,将后进生与其他学生一样看待,不歧视,不挖苦,不误解,充分地尊重和信任他们。
后进生有了缺点,犯了错误,要耐心帮助、诱导,信任和鼓励他们进步,而不能用尖刻的语言去讽刺挖苦他们。后进生往往在倔强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脆弱、敏感的心。你一旦了解了这颗心,与其真正进行沟通,那么他们会非常愿意亲近你,乐于接受你的教育,乐意完成你交给的一切任务。例如我们班有一学生,平时非常贪玩,经常不完成作业,回家还向爸妈撒谎说作业已在学校完成,上课坐不住,随便说话,注意力很不集中。我接任班主任之后,没有先给他一个“下马威”,而是经常找他谈话,与他拉家常,谈理想,讲学习的重要性;哪些是好的,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对的,不该做的。充分让他发表自己的看法、想法,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然后让其对照自己现在的行为加以比较,自己评判是非。到最后,他流泪了,认识到自己的不对,并表示以后好好学习。从此之后,他作业完成得及时了,上课听讲认真了,回答问题也非常积极。他对我也特别亲热,下课后,如果看到我有什么不好拿的东西,他会主动地说:“老师,我帮您拿!”见了我,很远就说“老师好”。他已从心理上接纳了我,愿意听从我的教导。
关爱后进生,用语言去温暖他们的心,让后进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到自己与别人是平等的,就会使他们与教师、同学融洽无间,
与集体和谐一致,还会给后进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给后进生以鼓舞和希望,也使教育的力量和作用充分发挥。
有时后进生在与教师交流时会表示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遵守纪律等,但过后他们往往又会违反纪律。有的教师因此对这些学生失去了信心,认为“朽木不可雕”。实际上学生这样是很正常的,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是波浪式前进的。他们长期形成的拖拉、敷衍、不认真的毛病在不自觉中就会卷土重来,这时教师要注意及时地发现并加以提醒纠正,切忌一棍子打死,认为这个学生已不可救药。要有耐心和恒心,要给他们时间,充分地尊重和信任他们,给他们信心,教给他们方法,让他们重新改正。 有些后进生在转变过程中,由于以前的放任自流已形成习惯,从而感到做一个“好学生”太难了,自己做不了“好学生”,因此放弃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回复到以前的样子。“知难而退”是后进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它阻碍着后进生的进步。从思想上加以启迪,给他们前进的动力,是解决这一心理问题的灵丹妙药。可给他们讲述英雄模范人物不怕困难、在逆境中奋进的故事启发他们,让他们真正佩服这些英雄模范,从心底受到感动,从而从这些英雄模范人物身上吸取力量;也可以从他们熟悉的人中寻找榜样,让榜样带动他们克服困难,不断进步。还要注意多跟他们谈心,与他们探讨人生的目的、理想,讨论今天的学习与将来的密切关系,使他们认识到现在的学习是为了将来打基础,如果这个基础打不牢,则将来也就
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让他们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促使自己不断进步。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一劳永逸,要在他们的反复中看到他们的进步,认真反复抓,耐心抓反复。
总之,班主任要针对自己的班级,建立一套有特色的班级管理模式,通过班干部的协调配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关注后进生的成长,尊重后进生,让“人人成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