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石料开采及加工方案

石料开采及加工方案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石料开采及加工方案

1 概述

1.1 工程概况

根据招标文件提供的地质资料和当地材料的分布情况,本工程坝址附近天然砂较多,工程所需的砂全部采用天然砂,石料场主要用来开采块石、混凝土用骨料、石渣等。石料场除本标段使用外,还将为以后标段提供块石、碎石及石渣料。石料场长180~200m,宽120~150m,北低南高,人工碎石料加工系统拟布置于距料场上游侧约400m的山脊上(招标书中未指定具体位置)。水利枢纽工程石料总需量为80万m3,其中块石22万m3,碎石(骨料)43万m3,石渣15万m3,开采毛石料92万m3(考虑了15%的富余)。骨料三级配。工程预计碎石高峰期需要量约2000m3/d,要求碎石料加工生产能力为每小时300t。

碎石加工系统由粗碎车间、半成品料仓、预筛分车间、中碎车间、筛分车间、成品料仓、给排水工程、废水处理工程、供配电工程、系统场内公路及临时设施等组成。 1.2 工程地质

石料场位于坝址上游右岸约16.2km处,料场顶部开采高程为165m,底部开采高程为25m,山体自然边坡30°~40°,岩石主要为中粒花岗岩和中粒黑云母花岗岩,料场内有8条较明显的断层岩脉,岩石饱和密度为2.55~2.76t/m3,饱和抗压强度为50.9~166Mpa,软化系数为0.45~1,料场剥采比为11.6%。岩石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骨料要求。

碎石加工系统建筑物布置于料场附近山脊处,山坡较平缓。料场料层厚30~140m,上覆无用层厚约8~15m。料场开采条件较好,且有潜在储量。料场储量见表4-1。 表4-1 石料场储量统计表

无用层厚度(m) 8~15 有用层厚度(m) 22~125 合计 开采下限 高程(m) 25 无用层体积(万m) 覆盖土 16.37 强风化 5.34 25.46 3有用层储3夹层 量(万m) 3.75 193.80 193.80 1.3 施工特性 1.3.1 工作范围

⑴ 石料场的地表植被清理、无用层的清除和堆放,石料的开采及运输。 ⑵ 炸药仓库的建设、维修及管理。 ⑶ 火工产品的采购、运输、检验及保管

⑷ 碎石系统各车间、设施的场地开挖、土建工程施工、钢结构制造安装、运行期的维护和管理。

⑸ 碎石系统各车间、设施所需设备(含胶带机)的采购、运输、检验、保管、安装、调试、运行、维修及保养。

⑹ 碎石系统给排水、废水处理工程的施工、维修及运行管理,生产废渣的清除及运至指定场地。

⑺ 碎石系统供配电及电气控制工程的施工、维修及运行管理。 ⑻ 本合同所需其他临时设施的建设、维修及运行管理。 ⑼ 碎石成品的储存、运输及计量。

⑽ 碎石系统建设期的工程质量检测、质检记录的收集和整理。

⑾ 碎石系统运行期的产品质量定期检测,质检记录的收集和整理。有关质检记录定期上报发包人及监理人。

⑿ 碎石系统运行期的产品(及碎石料的级配等)数量记录的收集和整理,定期上报发包人及监理人。 1.3.2 工作内容

⑴ 承担砂石加工系统全部建设工作,包括:采石场覆盖层剥离,碎石加工系统的土建工程施工,炸药仓库的土建工程施工,给排水及废水处理工程施工,供配电及电气控制工程施工,机电设备采购、运输、安装、调试,其他临时设施的建设以及本系统试运行等工作。

⑵ 承担碎石系统的生产运行及管理工作,包括:道路养护,石料场开采区无用料剥离,石料的开采与运输,块石、石渣及碎石成品生产及运送,火工产品的采购、运输、检验及保管,给排水及废水处理工程运行管理,生产废渣的清除及运至指定场地,供配电及电气控制工程运行管理,土建工程的日常维护维修,机电设备的调试、维修、保养等工作。

⑶ 按照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和混凝土浇筑强度要求,按时保质、保量供应工程所需的块石、石渣及碎石料。

1.4 工期、质量 1.1 工期

根据工程的施工总进度要求,石料场于2002年6月15日动工,加工系统建设期工期主要包括加工系统的形成、临时设施的建设和开挖设备的进场以及覆盖层的剥离等。

碎石加工系统生产运行管理工期从系统试运行期满至2005年3月底结束,2005年4月底完成碎石加工系统的拆除。

如我局中标,根据我局对大型人工砂石系统的建设经验,我们将迅速组织人工砂石料生产方面的技术骨干和专家,尽早完成施工组织设计,投入足够的设备、人员和物资,确保在2002年6月15日破土动工,并按期生产、供应碎石成品料。 1.2 质量

在石料生产的工艺设计、施工建设运行管理等各个方面,我们将认真贯彻执行GB/T19002-ISO9002质量体系文件,坚决执行“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责任重于泰山”的方针。在工程开工前认真编制质量计划,在设计施工、运行过程中,严格执行质量计划,采用先进的工艺流程,可靠的设备配置,选用经验丰富的施工管理与运行操作人员,确保本料场系统加工工艺在国内领先,本工程生产的石料,满足部颁规范要求,达到优质水平。

2 料场开采

2.1 开采量的计算与开采范围的确定

水利枢纽工程所需石料总量为80万m3,其中需碎石成品料43万m3,根据计算,共需毛料约92万m3。

石料场储量充足,岩石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骨料要求。开采区从▽165m~▽25m,可采量193.8万m3,完全可以满足需求量。实际开采范围从▽110m~▽25m,料场实际开采量计算结果见表4-2。

表4-2 石料场开采量统计表

无用层厚度(m) 8~15 有用层厚度(m) 22~85 合计 开采下限 高程(m) 25 无用层体积(万m) 覆盖土 11.17 强风化 3.24 16.96 3有用层储3夹层 量(万m) 2.55 106.00 106.00 2.2 采场施工道路布置

采石场从▽165m台阶式自上而下分两个平台同时开挖采石,从大道▽19m处修施工主干道至采石场的▽155m,施工主干道长380m,路基宽度为14m,路面宽度为12m,泥结碎石路面,平均坡度8%。从主干道分别引支路至各个平台的工作面,施工支路路基宽度为12m,路面宽度为10m,泥结碎石路面,总长约200m。然后,随开挖高程的下降,主干道和各支路跟着下降。开采毛料经施工支路、场内主干道运至粗碎车间,平均运距为1.5km,块石和石渣料直接从采石场运至各个工作面。

2.3 无用层的剥离与石料开采

采石场无用层剥离施工首先清除开采区内的杂草和树根,然后剥离其表土层覆盖层和无用层。

石料开采首先从▽110m~▽25m台阶式向下分层钻孔爆破开采,无用层总量为25.46万m3,毛料储量193.80万m3,剥采比为1:7.61,征地范围内地形线▽110m以上部分石料作为储备料源。 2.4 毛料的开采与运输 2.1 开采坡比

按如下坡比开挖:覆盖土的边坡坡比为1:1.25;强风化带坡比为1:0.5;弱风化带坡比为1:0.2。梯段高差为12m,每一梯段平台设一个安全马道,马道宽为3m和6m两种间隔布置,兼作清理平台。 2.2 开采方法

采石场开采按先剥离后开采的原则自上而下分层钻孔爆破的施工方法进行,保证料源满足质量要求。首先清理开采区的杂草和树根,剥除其表层的覆盖层和无用层;然后进行风化层的剥离,对于全风化层开挖采用TY320推土机推松集渣,用CAT320反铲装车,对于表层强风化层的开挖采用松动爆破,炸药单耗为0.4kg/m3;土方边坡经挖掘机修整后直接形成,石方边坡采用预裂爆破法形成边坡,毛料开采全部采用梯段爆破法。

毛料的开采采用CM-351钻机造孔,深孔梯段微差挤压爆破法爆破,每次梯段高度12m(第一梯段高13m),共分7个梯段施工:▽110m~▽97m、▽97m~▽85m,▽85m~▽73m、▽73m~▽61m、▽61m~▽49m、▽49m~▽37m、▽37m~▽25m,边坡采用预裂爆破防震,爆破后用两台CAT320反铲装车,运往粗碎车间和各个工作面。超径石的处理采用手风钻解炮,以保证进入粗碎车间的料源粒径满足设备要求。装渣设备为CAT320反铲(斗容1.6m3)2台,运渣采用RD25自卸汽车(25t)10台、运块石采用东风自卸汽车(5t)10台。

为保证工作面的清理和开挖施工道路的畅通与完好,配置1台YT320和1台YT220推土机及1台ZL50装载机维护施工道路。 2.3 爆破设计

⑴ 预裂爆破

采用CM351钻机造孔,孔径φ105mm,梯段高度12m,预裂爆破区的宽度范围一般应控制在15.5m~20m。沿边坡开口线布置第一排炮孔即为预裂孔,第二排为缓冲孔,第三~五排为主爆孔。预裂孔孔距为1.0m,缓冲孔孔距2.0m,主爆孔孔距3.0m。排间距离b1=2.0m,b2=2.5m,b3=3.0m。为保证下平台马道内的平整度,减小对马道的破坏,对各排孔深要求为预裂孔超深0.5m,第二、三排孔不超深,第四、五排孔超深0.8m,钻孔布置如图4-2。主爆孔装药结构同梯段爆破方案,预裂孔装药结构如图4-3所示,缓冲孔装药采用φ50乳化炸药药卷连续装药并用竹片绑扎,堵塞长度2.5m。网络联接时保证预裂孔先于其他孔的起爆时差不小于100ms。

b3b3b2b1图4-2 预裂孔立面布置示意图竹片堵塞段减弱段次减弱段正常段加强段湿砂土导爆索图4-3 毛料区边坡预裂孔装药结构图 单位:mm

预裂爆块两端加两个导向空孔。预裂孔需超深0.5m以减小地震波对边坡和马道的破坏。预裂孔装药采用φ32乳化炸药间隔装药,导爆索串接,堵塞段先用编织袋与装药段隔开,再用湿岩粉或砂土堵塞,减弱段线装量为222g/m,长度1.2m,次减弱段线装量为294g/m,长度3.06m,正常段线装量为350g/m,长度6.84m,非标准孔深的正常段随孔深变化而变化,加强段线装量为2.0kg/m,长度0.9m。

⑵ 主爆破

采用CM-351钻机造孔,孔径φ105mm,梯段高度12m,设计孔、排距3.6m×3.6m(或5m×2.5m),为保证料场开采不出现大块石,在每个爆破块四周布置一排周边孔,孔距为2.0m,装φ90mm乳化炸药,堵塞长度2.5m~3.0m,超钻深度1.5m,主炮孔钻孔超深取1.0m,则标准孔深为13.0m,堵塞长度2.5m。 主炮孔装药采用混装乳化炸药(液态),考虑到钻孔作业时会产生扩孔,其实际线装药量大于12 kg/m。单耗0.6~0.7kg/m3,料场开挖最大一次单响药量不超过1500kg,靠近边坡部位控制单响药量小于300kg,以保证边坡稳定和减少爆破震动。

⑶ 爆破网络

爆破网络采用非电导爆管—导爆索网络系统,导爆索直接下至孔底作为起爆体,采用排间微差时同段起爆的炮孔用导爆索连接,段间采用MS-3非电雷管接力或者采用MS-3~MS-10非电雷管控制起爆顺序和时差。网络联接方式根据爆块情况采用“V”型或“W”型。

⑷ 爆破试验

在爆破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岩体做预裂爆破和主爆破的爆破试验,确定相应的爆破参数,从而指导施工,特别是根据块石、碎石和石渣的需要量对爆破参数进行选择和调整,具体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再进行确定。 2.5 边坡及马道处理

料场边坡高80余米,为保证边坡稳定,采取的措施为:控制边坡坡度和保证边坡的完整性,同时在不稳定部位采取必要的加固支护措施。覆盖土坡比按1:1.25,强风化按1:0.5,弱风化按1:0.2设计。采用预裂爆破法形成边坡,减小爆破振动对边坡的破坏。每一梯段平台设置一马道,马道宽度按3m和6m两种间隔布置;边坡形成后,及时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及排水系统,但是在施工时不可以同期进行,以免被爆破作用所破坏,具体施工方案见后。

预裂爆破后对马道和坡面进行清渣和欠挖处理。马道平整度不超过±0.5米,坡面平整度不超过±0.3米,超出部分用手风钻爆破削除,爆破松动的大块危石需解除。同时,及时总结预裂爆破效果,调整爆破参数减小对坡肩的拉裂。

2.6 超径石和底坎处理

超径石是指块径大于750mm的毛料石。超径石必需经过二次爆破后才能作为有用料运往粗碎。二次爆破的技术要求为:采用φ42的手风钻孔,炮孔深度要能使炸药放置在超径石的重心位置,一般炮孔的深度为超径石厚度的五分之三;当一个超径石有几个炮孔时,采用0.8×0.8米的孔网和梅花型布孔;药卷为Ф32mm的乳化炸药,炸药单耗约为0.1kg/m3;炮孔必需完全堵塞,堵塞材料用含水沙土,堵塞长度与装药长度之比应大于5。 表4-2 二次解炮参数表 超径石大小(m3) 0.6 1.2 2.0 超径石厚度(m) 0.8 1.0 1.2 炮孔深度 (m) 0.4 0.5 0.6 炮孔数目 (个) 1 2 2 装药量 (kg/孔) 0.06 0.06 0.1 超出梯段平台1米以上且严重影响施工的底坎必需进行处理。采用浅眼爆破法处理底坎,钻Ф42的手风钻孔,孔深为底坎高度,孔网为1.0×1.0米和梅花型布孔。采用连续装药方式,药卷为Ф32mm的乳化炸药。堵塞长度0.3米,湿砂土堵塞。 2.7 边坡维护 2.7.1 边坡支护

采场边坡分段在经过预裂爆破并经人工清渣验收后,与监理一道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支护方案。支护方案有素喷和网喷两种,整体性好的强、弱风化围岩采用素喷,裂隙发育部位或破碎带采用挂网喷护方案。爆破松动岩石用3米锚杆随机锚固,不稳定块体用5米锚杆系统锚固。喷护面内布置排水孔,排水孔网3×3米,梅花型布置,排水孔顺裂缝布置。各项技术指标见表4-3。 表4-3 各项喷护技术指标

项 目 喷 素 砼 坡面挂网 挂网喷砼 砂浆锚杆 排 水 孔 规 格 厚5cmC20砼,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大于2.5 网筋Ф6,网格25×25cm,挂网砂浆锚杆Ф25深1m 厚7cm C20砼,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大于2.5 Ф25Ⅰ级钢筋,深3.0~5.0m,灌注M20砂浆,锚杆孔Ф50 Ф50,深0.5m,排水花管长0.7m,上仰10o。 2.7.2 边坡安全巡视检查

每月对边坡的安全状况,特别是断层、节理面的变化、裂缝情况、地下水和表面雨水情况等进行巡视检查并作好巡视检查记录,每月将检查情况做成月报报送监理。在变形观测和巡视检查中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整理上报。 2.8. 质量及安全管理 2.8.1 爆破质量

⑴ 每次爆破先由技术部门设计爆破钻孔图和爆破网络布置图。

钻孔布置图内容包括:爆破部位、爆破起止高程、钻孔平面布置图、钻孔剖面图、钻孔直径、钻孔角度及设计深度、钻孔孔距及排距、钻孔编号、钻孔个数及爆破方量。

爆破网络图内容包括:爆破网络布置图、爆破方量、单孔装药量及总装药量、火工材料规格型号及用量、最大一次单响药量、单位耗药量及线装药密度。

⑵ 测量人员严格按设计图在现场放出孔位,并标出孔号,然后实测孔口高程,计算实际孔深,交钻孔人员施工。

⑶ 钻孔人员按照测量计算的实际孔深造孔,要求钻孔深度超欠不大于20cm,孔口移动范围不大于2倍孔径。预裂孔径向移动范围不大于2倍孔径,前后移动范围不超过0.5倍孔径,钻孔角度偏移不超过1°,钻孔前用罗盘仪检查。

⑷ 每爆区钻孔完后,由质检办会同监理按设计图要求严格逐个检查孔深、孔、排距及钻孔角度,验收合格后,方可装药爆破。

⑸ 爆破前,对爆破器材做外观检查,并对起爆器材抽样性能检查,不合格者严禁使用。

⑹ 爆破人员严格按照爆破网络图装药连网,并由专职安全员现场监督,施工现场用红旗明显标志。

⑺ 严格按规定的时间内爆破,爆破时,主要通道设立警戒,并有明显的警戒标志。 2.8.2 毛料质量

毛料质量是成品碎石料质量的基础,在料场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料场质量控制的重点是:一、防止混料;二、控制块径。

由于本料场绝大部分毛料开采均在无用层剥离完成后才进行,因此,基本

上可杜绝混料现象出现,但是由于料场范围内存在一些断层岩脉,这部分岩石不能作为碎石加工的原料,需予以清除。因此,在开采过程中应加强这部分岩石的质量检测,对于不能满足质量要求的岩石严格按照监理工程师的指示予以清除,以确保碎石加工原料的质量。

钻孔放样前,必须清理干净工作面。质检员有权对不合格工作面提出要求重新清理。监理、技术人员现场确定作业区岩石类别,明确是毛料区或剥离区,技术人员按此意见进行相应的爆破设计,技术负责人审核后报请监理工程师签字,严格按毛料区和剥离区分开爆破,以免造成爆破后混料。

爆破作业后,质检员会同监理人员根据合同标准现场鉴定料源质量,并向作业队质控员、施工员和调度员交底。毛料必须有监理确认后方可开采,整个认证过程中做好相关记录,有监理工程师和项目部质检员共同签证。爆破后毛料区立牌标识,对于易混料部位必须有专人旁站施工,坚决禁止混装、混运。挖装设备必须做好开采毛料或剥离覆盖层的标识,以确保运输车辆分清毛料或覆盖土。

本工程粗碎加工选用的颚式破碎机,其最大进料粒径为750mm,为了保证该设备的正常可靠运行,同时防止堵料,本料场毛料开采的最大粒径Lmax取600mm。超径率应控制在3%以内,并在料场内进行二次解炮,防止其进入破碎机进料口。其具体措施有:一、毛料爆破后先检查爆堆表面超径石情况,发现超径石立即进行解爆;二、在挖装运过程中安排专人负责超径石检查,发现超径石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三、在粗碎口设置吊装设备,处理个别卡在粗碎机进料口的超径石。 2.8.3 爆破安全

确保爆破安全是采石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一般爆破安全包括爆破震动、爆破飞石和安全防护措施。

爆破震动与最大单响药量有关,爆破对邻近建筑物质点振动速度按《爆破安全规程》8.2.1条执行,按V=K(Q1/3/R)α计算,K取值范围为120~150,α取值范围为1.2~1.5,标准值有待进一步实测确定。大爆破单响不超过1500kg,二次解炮单响不超过25kg。为降低爆破震动对采场边坡和临近设施的破坏,除遵照以上有关单响药量的规定外,实际还要根据现场爆破震动情况进行调整,以取得更为合理的单响药量值,保证料场内及周边的建筑物的安全。爆破作业除了严格按照国家《爆破安全规程》的规定执行外,特别针对本工程提出以下要求:边坡预裂爆破时为减小爆破作业对边坡和马道的破坏,预裂爆块长度规模不大于50m,预裂单响药量不大于300kg。

毛料爆破产生的超径石必须采用二次爆破法大解小,严禁使用裸露爆破,以减小空气冲击波的危害。

飞石往往是造成爆破事故的主要原因,施工中严格执行《爆破安全规程》有关警戒距离的规定,同时针对本工程的一些特殊情况,要求警戒范围最小直线距离不得小于400m,主爆破方向不得小于600m,同时料场底部公路需封闭禁止通行,山顶民房内的居民应全部撤离。施工中要严把质量关,严格按照爆破设计放样、施工,杜绝小抵抗线或无抵抗线爆破和无堵塞、小堵塞或堵塞块石等的爆破,减小远距离飞石产生的可能性。加强爆破作业各环节质量控制,确保施工安全。

场内设备原则上要求全部撤离至安全区,若不能撤出,设备不得置于爆破抛掷方向的正前方。在爆破点100m范围内有重要设备或设施时,必须同时做好覆盖防护、近体防护及保护性防护,若在爆破点100m范围内无需要特殊防护的设备和设施时仅作一般覆盖防护。除爆破作业人员外,其他无关人员一律撤到600m以外,同时料场下面的公路均应封闭。

爆破施工时严格保证作业人员和场内施工设备的安全。作业人员之间配备良好的通信器材,保证作业时的协调统一,另外必要时在采场外设置专用避炮洞室。

严禁已装好的炸药在现场过夜,必需遵照规定按时起爆。严禁钻孔和装药同时施工。爆破后边坡危石必须及时处理。 2.9 施工排水及采场防汛

为确保边坡稳定和施工安全,设置有完整的排水系统。排水系统包括周边截水沟和料场内排水沟,并随着开挖梯段高程的下降同步完成。截水沟沿开采边界坡顶设置,场内排水沟沿▽85马道设置一道,排水沟依马道内缘坡脚砌筑。截、排水沟净断面尺寸300mm×200mm,截、排水沟边墙和底板均采用M5浆砌石砌筑。采场系统截、排水沟技术参数见表4-4。 表4-4 采场系统截排水沟技术参数表

名称 坡顶截水沟 马道排水沟 断面大小(mm) 300×200 边墙厚度(mm) 300 底板厚排水备 注 边墙和底板均用M5浆工程量(m) 277.4 3度(mm) 坡度 200 自然坡度 砌石砌筑并勾缝 内侧依山坡而无边墙,300×200 250 200 2‰ 外边墙和底板用M5浆砌石砌筑并勾缝 197.5 采场防汛工作的重点在于保护采场下部公路的安全。在雨季来临时,防止因采场开挖外翻的石渣形成泥石流,要求在施工时减少石渣在外坡面的堆积,同时增设防护挡墙。在防汛期间组织防汛抢险指挥部,统一指挥。 2.10 工程量清单

料场开采主要工程量如表4-5。

表4-5 料场开采主要工程量表

项目名称 覆盖层及无用层剥离 毛料开采 块石 石渣 工程量(万m) 92 22 15 3弃地点 弃渣场 粗碎车间 运距 (km) 1.0 1.5 备注 3 主要施工设备

根据本碎石系统的强度要求,按毛料开采强度3000m3/天考虑,其主要施工设备配置如表4-6。

表4-6 料场主要施工设备配置表 设备名称 潜孔钻 手风钻 空压机 反铲 反铲 装载机 推土机 推土机 自卸汽车 自卸汽车 规格型号 CM-351 7655 VY-12/7 CAT320 PC200 ZL50 TY320 TY220 RD25 东风 单位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数量 2 6 2 2 1 1 1 1 10 10 单机功率或容量 12m3/min 1.6m3 1.2m3 3m3 320马力 220马力 25t 5t 备注 自带风 柴油移动式 粗碎口 4 主要劳动力安排

主要劳动力安排见表4-7

表4-7 石场开采系统劳动力计划表

工 种 风钻工 修理工 安全员 推土工 挖装工 驾驶员 空压工 合 计 数 量(人) 18 10 1 8 12 40 4 93 备 注 未包括配合民工。 5 附属设施

料场生产附属设施见表4-8。

表4-8 料场附属设施表 序号 一 二 1 2 3 4 5 6 7 8 项目 生活、办公营地 辅助设施 修理车间 配电房 值班房 油 库 物资、配件仓库 工地食堂 停车场 水 池 规 模 93人/年峰 10t 建筑面积m2 结构特征 720 400 15 80 200 300 80 3000 100 砖木 砖木 砖木 砖木 砖木 砖木 砖木 钢混 备 注 6 系统工艺流程设计

6.1 设计依据

⑴ 广东省供水枢纽工程《土建工程一期导截流工程及石场招标文件》(合同编号:CZGS-TJ-01)。

⑵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砂石加工系统设计导则》。 ⑶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6.2 设计原则

⑴ 选用运行可靠、性能先进的破碎加工设备。 ⑵ 采用经济合理,生产质量可靠的工艺流程。

⑶ 设备配置既要求满足高峰生产强度,又兼顾低峰生产要求的经济性。 6.3 设计规模

6.3.1 成品砂石料生产能力的要求

根据招标书要求碎石需要总量约43万m3,碎石高峰需要量约为2000m3/d。 即Qa=2000×1.6=3200t/d,Qc=3200×30=64000t/d。 6.3.2 月毛料处理能力要求

按照成品石料的生产要求考虑加工、运输等损耗,高峰月毛料处理要求能力为:

Qm=Qc/η=768000吨/月。 6.3.3 系统小时毛料处理设计量

按高峰强度月两班生产,每月工作二十五天,每天工作十四小时计算出系统小时毛料处理设计量为:

Q=Qm×K/MN=Qm×K/25×14=300t/h(已考虑生产的不均匀性)。 6.4 工艺流程

碎石生产工艺流程详见图4-4《碎石生产工艺流程图》。

根据招标文件对混凝土骨料级配要求,本砂石加工系统的工艺设计如下。 6.1 破碎工艺

破碎段数采用粗碎、中碎两段破碎生产。

粗碎选用1台PE1215型颚式破碎机,用于处理采场开采出来的毛料(最大粒径小于800mm,大于800mm的毛料在采石场采用二次爆破破碎)。砂石料工厂所用的料源由汽车从采石场运至受料平台,汽车直接将毛料倒入粗碎受料斗,然后由GZT1560给料机向颚式破碎机供料,破碎后进入半成品料堆。

半成品堆场的石料通过地笼落到胶带机上,输送到一级筛分车间,经过筛分分级后大于80mm的石料被送到中碎破碎机进行破碎。

中碎选用1台PF1250×1250型反击式破碎机,用于处理预筛分后大于80mm的石料和满足成品碎石平衡后多余的部分40~80mm的砂石料。处理后的石料通过胶带机被送到筛分机。

6.2 筛分工艺

本系统共设二级筛分工艺。

两级筛分均按2层布置,各选用1台3YAH1548型振动筛。一级筛分第1层筛孔尺寸为80mm,大于80mm石料经胶带机送往中碎破碎机进行破碎;第2层筛孔尺寸为40mm,40~80mm的碎石料经胶带机送往成品料堆。

二级筛分第1层筛孔尺寸为20mm,20~40mm石料经胶带机送往成品料堆;第2层筛孔尺寸为5mm,5~20的碎石料经胶带机送往成品料堆。 6.5 料仓

为满足混凝土浇筑强度和系统生产连续性的要求,系统内分别布置了半成品料仓和成品料仓。

半成品料堆堆高为10m,总容积为4000m3,可保证粗碎车间生产的连续性和后续系统生产的调节性。

成品碎石堆场堆高4~8m,总容积为5000m3,分成三个料堆,一个弃料堆。用钢筋石笼隔墙分开。成品料堆下布置有地笼,并设一个卸料斗。两者之间用胶带机连接。成品料可通过卸料斗装载到自卸汽车上。 6.6 工艺流程特点

本系统工艺流程具有如下特点:

⑴ 系统主要车间之间布置有调节料仓,可有效地保证系统运行的连续性和设备的满负荷生产。

⑵ 成品碎石料经过筛洗后,可有效地控制含泥量,满足质量要求。 ⑶ 设备采用优质设备,体积小,重量轻,处理能力强。 6.7 流程处理量

经平衡计算,高峰月强度时各车间的流程处理量如表4-9。 表4-9 各车间流程处理量

序 号 1 2 3 4 车 间 名 称 粗碎车间 一级筛分车间 中碎车间 二级筛分车间 流 程 量 300 t/h 300 t/h 180 t/h 220 t/h 6.8 主要设备选型与配置 6.8.1 选型原则

⑴ 尽量选用技术成熟,使用性能优越的设备。

⑵ 生产能力、产品粒度满足工艺和质量要求,并能适应混凝土级配的变化。 ⑶ 在技术可靠的基础上,优化使用我局现有设备。 6.8.2 设备选型

⑴ 粗碎:粗碎选用1台PE1215颚式破碎机该机产量高、性能稳定。经破碎后的石料,粒形好,针、片状极少,且进料粒径大。

⑵ 中碎:中碎选用1台PF1250×1250型反击式破碎机,该机具有产量大、破碎比大、粒形好等优点。

⑶ 筛分设备:选用2台3YA1548振动筛,设备统一,便于运行、管理与维修。

6.8.3 设备配置

根据系统工艺流程和各车间的处理量,设计各车间的主要设备型号、规格、数量等详见表4-10。

表4-10 系统主要设备配置表 编号 1 2 3 4 5 6 7 设备名称 颚式破碎机 规格型号 PE1215 单位 数量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个 1 1 2 1 1 8 1 单机功率(kw) 160 200 30 22 100 备注 合计 反击式破碎机 PF1250×1200 筛分机 推土机 粗碎给料机 胶带机 成品卸料斗 3YA1548 D85 GZT1560 6m3 7 砂石加工系统总平面布置

7.1 布置原则

⑴ 在招标文件的指定范围内布置系统,并尽量减少占地面积。 ⑵ 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布置各个车间,以尽量减少土石方开挖。

⑶ 为了施工、运行管理的方便,各车间之间均考虑有道路相联。 ⑷ 生产附属设施布置在系统内,以便于生产运行管理。 7.2 系统组成

本工程砂石系统由采石场、粗碎车间、半成品堆场、一级筛分车间、中碎车间、二级筛分车间、成品料堆车间、废水处理车间及相应的配套设施等组成。占地面积约22000 m2。 7.3 车间布置

具体布置详见图4-5《碎石加工系统平面布置图》。 7.4 碎石加工系统临建工程量

供水枢纽工程一期人工砂石系统临时建筑工程量见表4-11。 表4-11 临建工程量表

序号 1 2 3 4 5 6 项目 土石开挖 浆砌石 混凝土 型钢 钢筋 胶带机型钢 单位 m3 m3 m3 t t t 工程量 18000 300 160 18 20 45 8 给水设计

8.1 设计依据和原则

根据砂石系统各用水车间最大生产强度以及相应的用水指标确定各用水点的供水量;本着结合实际、降低成本的原则,合理的进行施工布置和管道布置,力求管线最短、管径最小,经济合理,方案可靠。 8.2 给水设计 8.2.1 水源

从采石场水池提供110t/h,主管采用φ100,长约260m。 8.2.2 给水设备配置

本标段砂石系统给排水系统设备配备详见表4-12。

表4-12 给水设备配置表

水泵性能参数 水泵型号 数量(台) 流量Q (m3/h) IZ100-65-200 S200-63 1 1 100 280 扬程H (m) 50 63 配电动机 功率(kw) 25 55 增压设备 废水回收 备 注 9 环境保护

系统内各排放点的生产污水利用排水明沟汇流至沉淀池,经过沉淀后排出。根据平面布置图中各车间的相对位置以及排水量,就近将废水排至主排水沟中,排水沟尺寸为B×H=500×400mm。

场内雨水和生产区生活用水,采用小型明沟直接排入上述排水沟系统中,主排水沟直接与沉淀池连接。设2个污水沉淀池,容积为2×60m3。当一个沉淀池淤满后,废水排入另一个沉淀池中。淤满后的沉淀物作干化处理后,直接用ZL50装载机装车运到弃渣场。

沿进场公路靠山侧修一条公路排水沟(尺寸为B×H=800×600mm),拦截冲沟右侧山体汇水,沿公路排水沟直接排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