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力量大 教学要求: 使学生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团结的力量是伟大的,鼓励孩子们,团结他人,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与人协作。 教学重点,难点: 1 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与人协作。 2 明白团结的力量大。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自制),VCD碟片(歌曲《拔萝卜》),幻灯机,幻灯片(自制),录音机,磁带(《团结就是力量》),筷子十双,手指指套(自制),团结小天使奖章。 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激情导入--感受美 ( 小实验:折筷子) 师:同学们,首先咱们来做一个实验。看!这是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边说边折)。我们再试一试,五根加在一起,会怎样?(边说边折)折不动,那十根呢?(再折一折) 师:我们班谁的力气大?好,你也来试一试。(教师让学生试一试) 师:老师和小朋友都折了筷子,你们发现了什么?(一根筷子容易折断,可越多越难折,团结力量大) (自评:通过学生的参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感受其中的奥秘。引人入胜。) 二 感知明理--理解美(一)讲故事: 1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我为大家讲个故事,你们可要仔细听,认真想。 2 教师讲故事《指头兄弟》。 (带着自制手指指套,一边将一边出示挂图) 3 提问:a 谁能把小皮球举起来? b 那你想到了什么?(二)想一想: 我们的五指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做什么呢?(学生大胆举例,并进行演示。) 教师小结: 对!我们的手指兄弟,各有个的本领,只有团结起来力量才大。 (自评:让学生联系生活,结合生活,想一想手指的作用。拓展他们的思维,领悟手指团结的力量大,理论联系实际。)三 辨析导行--鉴赏美(一)讲一讲:(看图讲故事《拔萝卜》) 教师引导:同学们,瞧!老爷爷在干吗呀?哟,他流了好多汗呀。可大萝卜一动也不动,老奶奶,小朋友他们看见了怎么做的呢?结果怎样呢? 1 先自由说,再说给同桌听。 2 指名说。(教师边贴自制《拔萝卜图》)(二)唱一唱:把出萝卜多高兴呀!来,我们为他们唱一支歌吧!(播放碟片《拔萝卜》) 教师小结:遇到困难,只要大家团结起来,齐心合力,就一定能战胜困难。(三)试一试:(搬桌子) 1 师:小朋友们,老师想要一张桌子放东西,谁能帮我把后面的那张小桌子搬到前面来。(指名两位学生搬) 2 谢谢你们,你们搬得又快又好,真聪明!(边说边出示自制挂图《搬桌子图》) 3 再请两位同学试一试,按老师的要求搬。(要求:一位同学往左拉,一位同学往右拉,请你们把桌子搬回原。) 4 学生按老师的要求搬桌子。 5 师:为什么后面这一组同学没把桌子搬回去呢? 6 师: 现在再请你们搬一搬,把桌子送回去,好吗? 教师小结: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团结一心,齐心合力,劲往一处使,动脑筋,想办法,才能达到目的。 (四)读一读:《小松树》 教师引导:看!这小松树,一排排站得多直,就像我们的解放军战士一样,虽然大风大雨来了,它们也不怕,因为团结力量,听老师把儿歌读一遍。 1 范读 2 齐读(五)记一记 (出示灯片) 师:团结的力量确实大,比如说:a 一根竹竿容易弯,三缕麻线扯断难。 人心齐,泰山移。 师: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自评:通过讲故事,搬桌子,读儿歌,从各个方面来鉴赏美,在欣赏歌曲《拔萝卜》中,让学生得到休息,又从中渗透了音乐的美,感受了团结的美。)四 导行实践--创造美 (一)“团结小天使”的评比活动 (教师准备三道题,让学生上台选择,回答并演一演) 1 小红与小利,小红字写得美极了,小利的画画得非常好,老师要她们俩一块出黑板报。可小红与小利各出各的谁也不帮谁,从不合作,猜猜结果怎样呢?如果是你会怎么做呢? 2 拔河比赛开始了,二甲班与二乙班进行比赛。你是运动员,你会怎么做呢?你想对同学说些什么呢?看书(拔河比赛图片)你会学那一边呢? 3 运动会上,接力比赛开始了,我们班跑得快极了!可
以不小心一位同学摔了一跤,别的班的同学都超过我们了,你们回怎么做呢? (自评:教师给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情景,使学生从各个方面理解团结的内涵,从而创造美。)(二) 读儿歌(自编) 1 师:今天,我感到我们班的同学团结的力量真大。老师想送你们一首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儿歌)齐读 同学们,手拉手, 齐心合力向前走。 团结的力量真真大, 一切困难都不怕。 2 师:听!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歌曲呀!让我们大家全体起立,听歌曲,配儿歌,边读边配上动作。(播放歌曲《团结就是力量》)(自评:儿歌朗朗上口,学生印象深刻。不仅对整堂课进行了知识的总结,而且还让学生内化于心。)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让咱们,拉起手,握紧手。团结的力量才最大。本周就定为“团结周”比一比,哪一位同学最团结,哪一组最团结。好吗?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个人卫生的基本要求。
2.知道爱清洁讲卫生是文明行为,有利于身体健康,要从小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情感:
喜欢清洁,愿意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行为:
穿戴整洁,勤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文明礼貌”德目教学内容“爱清洁讲卫生”和基本要求中“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爱清洁讲卫生”而设置的。 一个民族的卫生状况,不仅关系到这个民族的健康水平,也标志着这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同样,一个人有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关系到他的身体健康,而且是文明礼貌的标志。 一年级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大多不太注意讲卫生,经常出现不洗手就拿东西吃;早晨,不刷牙;睡觉前还吃东西等不好的卫生习惯。经常让家长反复督促才能勉强做到,离开家长可能就做不到了。这完全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爱清洁讲卫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更不知道爱清洁讲卫生还是一个人、一个国家文明礼貌的标志。因此,及时对一年级小学生进行讲卫生的教育十分必要,以使他们从小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教法建议:
1.本课教学要突出讲卫生、爱清洁的道德意义。
2.本课教学不仅要明确行为要求,讲出行为意义,更要注意激发情感,使学生产生鲜明的荣辱感,以讲卫生爱清洁为荣。
3.教师要采用一年级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4.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来具体指导学生行为,教师可以在课前对学生进行调查,以便针对性更强,增强教学实效性。 教学设计示例 第九课 爱清洁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怎样做才是爱清洁的表现及爱清洁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爱清洁讲卫生是文明行为。 教育过程:
一、比一比
师:同学们,让咱们看一看、比一比,谁的手、脸、衣服最干净? 1.同学互相比。
2.请做得好的同学说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师:这些同学真是爱清洁的好孩子。 板书:爱清洁
过渡语:怎样才能成为爱清洁的好孩子呢?让下面这些同学告诉你。
二、学一学(使学生懂得爱清洁、讲卫生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卫生习惯,为什么要养成这些习惯?)
出示小红每天早上起床穿好衣服后,马上就刷牙、洗脸的图片。 1.小组交流:
这位同学是怎样讲卫生的?
刷牙有什么好处?除了每天早上要刷牙以外,还什么时候应该刷?不刷牙有哪些不好? 她刷完牙后又该做什么了呢? 2.小结:
每天早晚要刷牙、洗脸。刷牙对保护牙齿很重要,如果早晚不刷牙,吃完东西的残渣塞在牙缝里,牙就会疼,影响健康。还有,不刷牙与别人说话时会发出难闻的气味,这也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不礼貌。 3.读儿歌: 刷 牙
小牙刷,捏得牢, 早晚刷牙很在重要。 刷里边,刷外边, 上下左右全刷到。 认真刷,牙齿好, 牙膏乐得吐泡泡。
出示吃饭之前,小明总是不忘先洗手,洗完手再吃饭的图片。 1.同桌互相说说:
他为什么要洗手?除了吃饭前要洗手,还什么时候应该洗手呢?在和别人交往时,手脏会造成什么后果? 2.小结:
手经常摸东西,有很多细菌,手的卫生很重要,所以,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如果手脏了不洗干净,既影响健康,和别人交往时也不文明。 3.读儿歌: 小小手
伸出手,比一比, 谁的手脏快去洗。 好孩子,讲卫生, 身体强壮不生病。
出示每天睡觉前,小红总是用温水泡泡脚,然后再把脚洗干净的图片。 1.说一说:
这是什么时候?她在做什么?你能说说洗脚的好处吗? 2.小结:
每天睡觉前洗脚,又讲卫生,又能促进血液循环,对身体健康有好处。
出示小明每周都要洗一、两次头,隔1、2个月就到理发馆把头发剪剪,这样看起来又干净又精神、指甲长了,小红总不忘剪一剪,每次洗手时还注意指甲里的卫生、夏天,小明每天都要洗个澡,然后再换上干净的衣服;冬天,天气冷,小明就一个星期洗一次澡,3、4天换一次衣服,保持卫生。这三张图片。 1.讨论:
这些同学在干什么?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不这样做的危害是什么? 2.小结:
讲卫生要经常洗头,男同学要经常理发。经常理发、洗头,每天梳头,有益大脑健康。要经常剪指甲,因为指甲长了容易藏脏东西,脏东西里有很多病菌;不经常剪指甲容易把病菌带到嘴里,使人生病。还要经常洗澡,常洗、换衣服,才能保持清洁,增进身体健康。 看以上六幅图。
1.学生四人一组说说:
爱清洁、讲卫生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卫生习惯,为什么要养成这些习惯? 2.小结:
爱清洁、讲卫生要做到早晚刷牙、洗脸;饭前便后要洗手;晚上睡觉之前要洗脚;常洗头、理发;常剪指甲;勤洗澡、常换衣服。爱清洁、讲卫生不仅对身体健康有好处,还是一个人尊重别人,讲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3.读儿歌:
爱清洁,讲卫生, 手脸衣服要干净。 保健康,讲文明, 良好习惯早养成。
三、说一说(向学生进行良好文明习惯的教育,教育学生讲究“手”的卫生。) 1.学生认真观察图。 2.学生看图讲故事。 3.小组交流:
小虎用脏手抓馒头吃,结果怎样呢?小虎的肚子里为什么会有蛔虫呢?
小明用脏手待朋友,结果怎样?朋友为什么不和小明握手?为什么不接他的西瓜? 说说在什么情况下要把手洗干净? 4.小结:
用脏手抓馒头吃,会把蛔虫病菌带到肚子里生病,所以吃饭前一定要把手洗干净。接待朋友时不讲卫生,会受到朋友的拒绝,影响友谊和团结。洗手不仅对健康有好处,也是一种文明行为,我们要养成经常洗手的好习惯。
四、帮一帮(通过分析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1.学生四人一组说说:
他们哪些地方做得不对?你能帮帮他们吗? 2.小结:
做作业时不能用嘴咬铅笔,否则,会把铅笔上的脏东西带到嘴里,使病从口入,很不卫生;玩完球后应该马上把手洗干净,因为玩完球后,手很脏,用手揉眼睛会得眼病;睡觉前不能吃东西,否则对牙齿不好,对身体也没有好处;生吃蔬菜水果一定洗干净,因为很多蔬菜水果在生长过程中都要施肥,打农药,不洗干净就吃,很容易得病。这些不讲卫生的坏习惯一定要改正。 五、活动 师:有个同学叫小红,她每天早上上学之前,都会对着镜子照照,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同学看课本53页。
1.提问:你想向她学什么?
2.小结:每天早晨上学之前,都应该照照镜子,检查一下自己的个人卫生做得怎么样。看看自己的手脸洗干净没有;牙齿刷得白不白;头发梳理得整齐不整齐;衣服整洁不整洁。都做好了,再去上学。
师:希望同学们向她学习,每天坚持自查个人卫生。 每天认真填写表格,每周一进行评比。 六、儿歌总结 1.读儿歌:
早晚洗手和刷牙, 饭前便后要洗手, 勤洗澡,常换衣, 勤剪指甲把发理, 睡前再把脚洗洗, 舒服卫生保身体, 文明礼貌好孩子, 讲究卫生牢牢记。 2.总结:
爱清洁、讲卫生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还是一个人讲文明,有礼貌的表现。相信大家都能做这样的好孩子。
探究活动
一、开展主题活动“比比谁最干净”
1.小组交流:讲卫生应该怎样做?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2.全班交流
3.在小组中表演:我是这样讲卫生的。 4.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表演 5.夸夸班中讲卫生的好孩子
现场采访:你是怎样做到讲卫生的?
6.制定爱清洁讲卫生的小措施,定期评比。
一面五星红旗的教案 教学目标 :
1 复习课文中的词语 .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 3 理解课文内容 , 体会到“我”的敬重和理解 . 教学重点 :
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 教学难点 :
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 .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
1 播放《五星红旗》歌曲 , 学生欣赏 . 课件 出示 : 《五星红旗》歌曲 .
师 : 同学们 , 你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 ? 知道在哪听过吗 ? 生说
师小结 : 同学们 , 这首歌的歌名叫《五星红旗》 , 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 . 这首歌唱出了亿万中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 2 观看五星红旗
课件 出示 : 五星红旗画面
师 : 这就是五星红旗 , 谁能说说你在哪些地方或什么情况下见过五星红旗 . 生说
师生互动 : 五星红旗由 ( 五颗星组成 ), 中间的 ( 大星 ) 代表了中国共产党 ,( 四颗小星 ) 代表中国人民 . 它是我们中国的 ( 国旗 ).
师述 : 是啊 ! 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象征 , 作为中国人都应该尊重和爱护它 , 你们说对吗 ?( 生答 ) 自从 1949 年 10 月 1 日 天安门广场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 有关五星红旗的感人故事很多很多 . 今天 ,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五星红旗的感人故事吧 ! 也许我们的心灵会受到震撼 .
课件 出示课题: 26 一面五星红旗
板书课题 : 26 一面五星红旗 ( 生齐读一遍 ) 二 初读课文, 学习生词. 1 生自由读课文.
师 :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 读课文之前 , 老师提出一个要求 : 同学们在读课文时 , 尽量把文中每句话读通顺 , 读正确 , 并画出新词 . 开始吧 ! 师巡视 , 生读完 ( 表扬 ) 刚才老师听到教室里琅琅的读书声 , 并看 到大家还不时在书上作着记号 , 同学们学习可真用心 . 2 检查学习生词情况 课件 出示词语
①指名读②齐读( 给予肯定 ) 三 初读体会 1 听录音范读
课件 出示 : 录音朗读课文
思考 : ( 同学们一边听课文范读 , 一边思考 ) 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 可用上刚才大屏幕中的词语归纳 ) 2 指名说 .
( 课文讲了我在国外留学去漂流遇到了困难 . 丢失了背包后 , 我想用新买的大衣去交换面包 , 但老板却要求用我的五星红旗交换 , 我不愿意 . 后来我饿昏了 , 老板把我送到了医院 .)
生说的差不多给予肯定 ( 看得出你很爱动脑想问题 ) 四 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 : 刚才这位同学在归纳课文内容中讲到“我”在国外去漂流遇到了困难 .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 , 文中哪一自然段写了 “我”在漂流过程中遇到了困难. 1 生快速浏览课文 .
2 指名说 .( 第三自然段 )
3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 想一想 : “我”在漂流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 ① 生答 .
② 课件 出示句子 :
( 醒来的时候 , 发现自己被一块巨石挡住了 , 头和身子被撞伤了好几处 , 筏子和背包都无影无踪 . 我迷路了 , 在荒芜人烟的大山里转来转去 . 直到第三天中午 , “我”才来到一座小镇 , 走进一家面包店 .)
③ 师问 : 人饿了有什么感觉 ?( 难受等 ) 你最长饿了几天 ?( 生说 ) 想想
饿了三天会怎样呢 ? 把饿的感觉读出来 .( 大屏幕中的三句话 ) 生无力轻声齐读 ④ 想象一下 , 这位中国留学生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 生想象后说 ( 难受 害怕 着急 ……)
⑤ 如果是你在那种情况下 , 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 想一想再举手说 ( 如 :1 我会想到赶快走出森林 , 找吃的去疗伤 .2 我会很害怕 , 再 不找吃的会饿死的 . 师 : 你们所说的都是人求生的本能 .)
⑥ 怎样把你感受到的他迫切需要食物读出来呢 ? 请大家先读一读 大屏幕中的句子 .
a 指名读( 师指导生读好)b 齐读 五 学习四至十一自然段
过渡: 后来, “我” 终于走到了一个小镇. 来到一家面包店, 遇到了一位什么样的老板呢?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4 至11 自然段. `1 生自由读.
2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老板呢? 请同学们评价一下, 并说明理由 想好后举手说说.
( 如: ① 这是一个心底善良的人. 因为他把“我”送到了医院, 帮“我”支付医药费, 愿帮助人, 所以他是一个善良的人.
② 他是一个讲究平等交易的人. 因为课文中他说: “我讲究平等交易, 我给你面包, 你能给我什么呢? ”
③ 他是个喜欢考验人的人, 因为他没有要“我”其他东西, 只要我的国旗, 他要看我是不是爱国.)
师给予肯定 : 同学们想象力很丰富, 而且在评价这位老板时语言表述地很清楚. 3 师生合作探究 课件 出示 : 想一想
当“我”向面包店老板求助时 , 老板先是怎样的态度 ? 后来又提出什么要求 ? 最后 , 当“我”摔倒在地 , 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 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 ① 生思考
② 指名说 (4 自然段 8 自然段 11 自然段 )
师小结 : 当“我”向面包店老板求助时 , 他首先是婉言拒绝 , 后来告诉“我”用五星红旗交换面包 , 最后把“我”送进医院 , 并支付了医药费 . ③ 讨论 : 为什么这位老板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
a 你们说 , 一个面包值多少钱 ,(5 毛 一块 …..) 两个面包呢 ?
b 把我送到医院 , 帮我付了医药费 , 这医药费大概需要多少钱呢 ?(200300500……) c 一个面包这么便宜的东西 , 他都不愿意给“我” , 要和“我”公平交易 , 可后来 , 他却愿意帮“我”支付是一块面包几十倍 , 甚至百倍的医药费 , 这是为什么 ? 指名说 ( 因为他被“我”热爱五星红旗的行为感动了 .)
师: 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 “我”对五星红旗的热爱呢 ? 这样吧 , 我们读课文 , 画出文中写到五星红旗的句子 , 再四人一小组 , 交流交流 , 从中你体会了到什么 . 六 体会情感
1 指名读相关的句子, 谈体会. 课件 出示相关句子 :
①: 收拾好书包, 我把背包系在筏子上, 手举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便出发了. ( 体会 : 出发时, 手举五星红旗, 表明“我”是一名中国人. ) 板书: 举
②: 为了防止丢失, 也为了行动方便, 我把国旗从旗杆上抽下来, 系在脖子上.
( 体会: 河面变窄, 在危险时, “我”把背包系在木排上, 却把红旗系在脖子上, 表明“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爱护. ) 板书: 系
③: 这面做工精细的五星红旗, 经过河水的冲洗, 依然那么鲜艳.
( 体会 : “我”在遇到困境时, 国旗依然保持着她的庄严. 无论在什么时候, 国旗在我心目中都是美的.)
④: 我愣了一下, 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
( 体会: 从“久久的凝视”中看出“我”始终不肯拿国旗作交换 .) 板书: 凝视
⑤: “我”摇摇头, 吃力地穿上大衣, 拿着鲜艳的国旗, 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 突然, “我”摔倒在地上, 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 体会: 从“趔趔趄趄”这个词中你体会到文中的“我”几天没吃。 当时身体很虚弱, 走路很吃力, 可“我”不愿意拿国旗换面包。 从“摇摇头, 吃力”这些词中体会到中国留学生拒绝地很坚决。 板书: 拿
表扬: 你体会得真好! 这五个句子体现了“我”对祖国的深深热爱。 板书: 热爱祖国
2 齐读五句话.( 请同学们象这位中国留学生一样带着对五星红旗的深深热爱, 有感情地朗读这五句话.) 看大屏幕读。 课件 出示以上五句话
表扬: 同学们不仅读出了声, 而且还读出了情, 读出了同样对五星红旗的热爱之情. 师小结: 的确, 从这些句子, 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这位中国留学生对五星红旗的热爱, 他用实际行动维护了祖国的尊严. 所以, “我”的爱国精神深深感动了一位原本讲究平等交易的面包店老板. 在无条件与他交换的情况下, 他却把“我”送进了医院, 并支付了所有的医药费. 当“我”醒来的时候, 看见心爱的五星红旗在鲜花中微笑. 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3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4 在这里, 我要感谢老板什么? 单单感谢他的救命之恩吗? ( 感谢他同样爱我们的国旗, 爱我们的国家 .)
师述: 一直以来, 也有许多人用实际行动维护祖国的尊严, 五星红旗作为我们祖国的象征, 无处不在. 请同学们把目光转向大屏幕,这是老师收集的有关五星红旗的图片资料。 课件 播放 :
北京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
1971年10 月25 日 ,五星红旗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前升起。 1997年7 月1 日 香港回归,在香港会展中心升起五星红旗。 1999年12 月20 日 澳门回归升起五星红旗。
2004年8 月25 日 ,中国奥运健儿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以12 秒91 的成绩获得110 米栏决赛冠军。手举五星红旗。 七 总结全文:
这一幕幕都是如此地激动人心。你会像文中的“我”和奥运健儿刘翔他们一样热爱我们的祖国吗? (生答)同学们, 五星红旗是中国的象征, 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只有维护国家尊严和具有民族气节的人, 才能赢得外国友人的尊重.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注意公共安全是有公德的表现,是遵守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之一。 2.以正反事例说明注意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情感:
1.深感注意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2.对不注意公共安全的行为表示反感。 行为:
1.注意公共安全,不做危及公共安全的事。 2.发现不安全的隐患,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中有关“注意公共安全”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编写的。一、二年级已初步进行过安全方面的教育,如不玩火,防触电;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提防坏人,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等内容。三至五年级,结合在活动中造成伤害的事例,进一步在此基础上说明注意安全的重要,不仅要注意个人的安全,而且也要注意他人的安全。六年级更进一步把注意公共安全上升到社会公德,注意公共安全不仅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需要,而且与人民的生命财产息息相关。 本课开头安排一个“述说”,从学生最熟悉的“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的问题说起,从而引入本课的主题:要注意公共安全。 教法建议
为了保证公共安全,我国采取了许多措施,以防发生事故。这些措施包括规定禁止在一些地方燃放烟花鞭炮,在有些场所设置公共安全标志,提醒人们注意公共安全。教材强调指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注意公共安全标志,保护这些标志,并按有关要求去做。在课文中,画了一组安全标志图,有施工地点的夜间警示红灯,变压器旁放置的“危险,请勿靠近”的安全标志,汽车加油站的“严禁烟火”的安全标志,山道拐弯处的汽车减速标志等。教学时,教师还可根据本地区的情况补充一些。目的是让学生认识这些标志,注意和保护这些安全标志,并按有关要求去做,就可以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安全,而且也关系到他人的安全。这是本课的重点,必须让学生都懂得注意公共安全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弄懂公共安全的重要性,学生才可能自觉地注意公共安全。
教学设计示例
第六课 为了公众的安全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注意公共安全是有公德的表现,是遵守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之一。 2.以正反事例说明注意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情感:
1.深感注意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2.对不注意公共安全的行为表示反感。 行为:
1.注意公共安全,不做危及公共安全的事。 2.发现不安全的隐患,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教具准备
1.有关课文及练习内容的录像带。
2.有关课文、练习内容及安全标志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看录像(根据“想一想”栏目编制的录像),启发学生初步感知公共安全的重要。 提问:在录像中你看到的是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要挂这样的标志呢?
2.小结:设置安全标志是为了提醒人们注意公共安全,确保人们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
二、分析课文
过渡语:注意公共安全十分重要,它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生活的稳定。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认识到了这一点。
1.看录像、幻灯片(根据课文第二段内容制成的录像片、幻灯片),认识不注意公共安全的危害,了解公共安全与社会、人民的关系。 (1)看录像。 提问:录像中那个放鞭炮的人为什么被送进医院?这给他个人、家庭及邻居带来了什么危害?
(2)看幻灯。
提问:这名儿童为什么向飞驰的火车投掷石子?这一行为给司机带来了什么困难? 如果没能及时采取措施,会造成什么后果?
小结: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不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只为一时方便、一己之利,或出于好奇心和好玩,就不顾公共安全,不为大家着想,因而不仅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还给社会增加了负担。可见,注意公共安全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需要,是人民生命财产的保证。
板书: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需要 人民生命财产的保证
(3)讨论:为什么说注意公共安全是遵守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小结:注意公共安全与社会生活和人民的生命财产紧密相联,也是人们必须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
板书:社会公德的要求 过渡语:正因为注意公共安全是遵守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与社会和人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所以,为了确保大家的安全,我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 2.指导学生注意公共安全。
(1)放幻灯片(课本安全标志图)。
提问: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标志?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讨论:有了这些标志就能保证公共安全吗? 小结:设置安全标志是为了提醒人们注意公共安全,但并非有了这些标志就一定能保证公共安全。有的人为了一己之利、一时方便,无视各种规定,结果造成灾祸。因此,要想保
证公共安全,就必须遵守各项安全规定,保护好安全标志。 板书:遵守各项规定 保护安全标志
(2)默读第二段。思考:液化气、煤气、机动车……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可能会出现某些安全隐患,如果发现这些隐患,我们应该怎样做? 板书:发现隐患及时反映
(3)提问:我们少年儿童能为公共安全做些什么?
自觉遵守各项安全规定;保护安全标志;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3.小结与过渡: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注意公共安全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需要,与人民的生命财产息息相关。并且懂得了怎样注意公共安全。 三、联系实际,提高认识,指导行为 1.辨析思考。
(1)幻灯1:“评一评”栏目第一题。
提问:魏华的想法有什么不对?如果你是魏华会怎么做?
小结:为了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保证旅途中人们的安全,火车站的大门口都挂着“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的标志。人人都应遵守这个规定。 (2)放幻灯2:“评一评”栏目第二题。
袁明家住的胡同里正在换地下管道,在胡同口放着一个“前方施工,请绕行”的牌子。放学后,袁明觉得好玩,便把牌子翻了过去,别人的劝告,他也不听。 提问:袁明做得对吗?为什么?
小结:袁明的做法不对。人人都应该保护安全标志,做到不挪动、不损坏。 板书:不挪动 不损坏
(3)看录像(大意:一个中年人过马路不走过街天桥,跨越公路上的护栏,结果造成交通事故)。
提问:这个人的做法造成了什么危害?
小结:这种做法不仅危及个人安全,也妨碍公共的安全。 2.讨论。
注意公共安全十分重要,我们在注意公共安全方面应该怎样做?
小结:我们应该自觉遵守有关公共安全的各项规定,维护公共安全,保护安全标志,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3.联系实际。
(1)你注意公共安全标志了吗?
(2)你在生活中发现过不安全的隐患吗?发现后你是怎么做的? 四、根据“活动”栏目,布置课后开展“公共安全巡视员”活动 五、总结谈话.提出希望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六课《为了公众的安全》。通过学习,懂得了注意公共安全的重要性,知道了怎样做才算是注意公共安全。希望同学们把所学到的知识印在脑子中,落实到行动中,真正做一个维护公共安全的好少年。
板书设计
六 为了公众的安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