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生态功能区划

生态功能区划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大庆市生态功能区划

第一章 大庆市概况

1.1 自然环境概况

1.1.1 地理位置

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地理位置处在北纬45°23′-47°29′,东经123°45′-125°48′之间。东与绥化地区相连,南与吉林省隔江(松花江)相望,西部、北部与齐齐哈尔市接壤。滨洲铁路从市中心穿过,东南距哈尔滨市159公里,西北距齐齐哈尔市139公里。全市国土总面积2121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107平方公里。

1.1.2 地形地貌

大庆市处于松花江、嫩江一级阶地上,境内无山无岭,为微起伏波状平原。地势东北偏高,西南偏低,海拔高程在126-165米之间,相对高差10-39米。稍高处多为平缓的漫岗,平地多为耕地、草原,低处多为排水不畅的季节性积水洼地和沼泽,以及大小不等的泡沼,整个区域由江湾漫滩及阶地等构成。松辽盆地是中新生代大型的断拗陆相沉积盆地。

大庆油田的主体-大庆长垣,南北长140千米,东西最宽处约70千米,是油田的主产区。该区地势平坦,小地形变化复杂,基本地貌由突起小丘、小泡沼、小碟形洼地和平缓漫岗组成。

大庆市的西部为嫩江冲积风沙地,沙地起伏5-10米,沙地间为

- 1 -

大庆市生态功能区划

低洼地,众多泡沼分布其中。大庆市北部和南部为微起伏波状平原,土地肥沃,种植业发达。

1.1.3 气候特征

大庆市地处中温带欧亚大陆东缘季风气候区受蒙古内陆冷空气和海洋暖流季风的影响,冬长寒冷干燥,夏短温热多余,春秋季风交替,气温变化急剧,沙尘天气过程较多。

大庆市年平均风速3.8米/秒,每年6级以上大风30天。年平均气温4.2℃,无霜期143天。年平均降水量427.5毫米,蒸发量1635毫米。

大庆市气候灾害主要表现为干旱,特别是春旱,春季降水不到全年的12%。由于年内降水分配不均,强度大,减弱了降水的有效性,易造成夏、秋涝灾。此外,低温寒冷、霜冻、冰雹、大风出现的频率较高,也易造成程度不同的灾害。

1.1.4 水文

大庆地区地表水文状况属安达闭流区,境内无天然河流,大气降

水都汇集到低洼处,无法排出区外。但是受古地质和现代地貌的影响,大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文状况具有独特区域性。大庆地区地表高程低于嫩江水面,大气降水在多漫岗和洼地的地形条件下,汇聚到低洼处形成季节性水泡子和多年积水泡沼湿地。多数水泡于冬季结冰直到泡底。

- 2 -

大庆市生态功能区划

据统计,嫩江、松花江从大庆市西、南流过,北西部有无尾河-乌裕尔河、双阳河水系。全市有大小湖泊208个,正常蓄水面积1757平方公里,占黑龙江省水面总面积的33.4%。

大庆地表水受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碱草甸土及原油开采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水质较差。水泡子水多是强碱性反应,PH值在8.6-9.4之间。大庆市地下水资源丰富,补给源充足,易开采,水质基本上达到油田注水、工农业及民用水质标准。

1.1.5 土壤

大庆地区土壤在形成过程中,受历史条件的影响,具有自己的特殊规律。成土母质受大小兴安岭山地冲击物质影响,多为黄土状亚粘土,现代又受内蒙古沙漠侵蚀影响,上覆一层细沙土或粉沙土。由于气候半干旱,冻结期长,植物根系多积于表层,有机质积累缓慢,成土过程中有草甸化现象出现。加上地表起伏较大,地表水聚积,土壤淋溶过程强烈,而在稍高地区又有石灰反应,区域内成土过程复杂,因此大庆地区主要土壤类型为黑钙土、草甸土、盐土、碱土、风沙土、沼泽土和泛滥土等。大庆地区西部是嫩江冲积风沙地,形成西部以风沙土为主,东部以碳酸盐草甸黑钙土、草甸土为主的两条土壤带,江岸形成泛滥土,盐碱土镶嵌分布于两条土带之中,组成了复杂的土壤复区。

1.1.6 植被

大庆市天然植被主要由草甸草原、盐生草甸和沼泽构成。

- 3 -

大庆市生态功能区划

草甸草原是松嫩草原的地带性植被,分布在漫岗地、缓坡地和低平地上,主要以中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建群种,并以丛生和根茎型禾草占优势。植被盖度多在65%以上,草层平均高度50厘米左右。该类草场是畜牧生产的主要割草场和放牧场。

盐生草甸多在地势低洼处与草甸草原植被镶嵌分布,主要由盐中生和旱中生禾草、杂类草组成。植被盖度60-80%,草层平均高度55厘米左右。该类草地主要作为放牧场。

沼泽植被在大庆地区广泛分布,是在地表终年积水或季节性积水的条件下,由多年生湿生植物为主形成的一种隐域性植被。植被盖度在80-100%,生长高度150-250厘米,主要用于造纸工业。

1.1.7 动物

大庆地区鸟类资源丰富,共265种,其中75%的种类为沼泽、湿地、苇灌丛鸟类,而兽类、两栖类、爬行类、鱼类种类相对较少。

1.2 社会、经济概况

大庆市现辖五区、四县。五区为萨尔图区、龙凤区、让胡路区、红岗区、大同区;四县为肇州县、肇源县、林甸县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简称杜蒙县)。土地总面积2.12万平方米,其中大庆市区5107平方千米,周边四县合计16112平方千米。规划建设用地1485平方千米,未利用地4120平方千米,农用地1.56万平方千米。主城区控制范围为514.22平方千米,规划用地面积156.8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31.7平方千米,剩余建设用地25.1平方千米。哈大齐工

- 4 -

大庆市生态功能区划

业走廊近、中期规划面积155.7平方千米,远期规划面积185.2平方千米。

2007年末,全市总人口273.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9.41万人。大庆市从业人员148.0万人。其中第一产业50.0万人,占总从业人员的33.8%;第二产业43.0万人,占总从业人员的29.0%;第三产业55.0万人,占总从业人员的37.2% 。

2007年大庆市GDP为1822.28亿元,人均GDP为5.60万元,位居全国第二位。其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3.0%、85.0%和12.0%。工业经济在全市依然处于主体地位,2007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506.4亿元,同比增长9.9%,占全市经济总量82.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425.4亿元,占全省的49.6%;实现利润1122.9亿元,占全省的87.9%,成为推动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880.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38点。

规模以上工业重点行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实现增加值1185.1亿元,同比增长4.4%;石化行业实现增加值129.2亿元,同比增长29.4%;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增加值22.6亿元,同比增长17.5%;建材行业实现增加值11.6亿元,同比增长37.4%;机械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3.8亿元,同比增长65.0%。

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注册的企业达2180家,同比增长17.2%;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88.0亿元,同比增长21.2%;实现工业总产值346.0亿元,同比增长21.0%;实现工业增加值87.5亿元,同比增长35.1%,占地方工业增加值的47.3%;实现利税37.0亿元,同比增长

- 5 -

大庆市生态功能区划

20.5%。高新区经济对地方工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较强的拉动作用。2007年,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374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27.0亿元,实现利税22.6亿元。大庆市工业增加值行业分布见图1-1。

0.77%1.50%8.58%0.92%9.56%78.67%石油天然气开采建材业石化机械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其他行业

图1-1 2007年大庆实现工业增加值的行业分布

1.3 人类活动及其影响

近年来,由于石油开采量的节节攀升,石化工业和地方工业的快速壮大,以及规模城市建设,人口数量的逐年增加等原因,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主要有水土流失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土地沙化严重;局部地区土地盐碱化增长势头仍在加剧;森林生态系统呈现数量型增长与质量型下降并存的变化趋势,森林类型比例向不合理化方向演化;草地面积持续减少,质量下降,鼠害加重;天然湿地萎缩,自然调节能力降低。

- 6 -

大庆市生态功能区划

第二章 区划总则

2.1 区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3)《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

(4)《大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7)《水土保持技术规范》(SD238-87); (8)《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 (9)其它相关规划、法规、文件。

2.2 区划指导思想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前提,以保障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在充分认识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环境形成演化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生态功能区划,为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方案的制定、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等生态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和人民生活质量。

- 7 -

大庆市生态功能区划

2.3 区划原则

大庆市生态功能区划除遵循《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所确定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区域相关原则、相似性原则、区域共轭性原则)外,根据大庆市的现状情况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2.4.1 与油田产能相结合原则

大庆市因油而生,油田产能用地量大、面广,经过40多年的开发,生态环境问题严峻,生态恢复任务艰巨,必须探索一条持续发展之路,既能维护生态环境,又能实现绿色油化之都的目标。同时鉴于生态恢复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社会和企业应及早动手,开展油田生态保护技术的探索。

2.4.2 突出自然特色原则

大庆市内水域众多,又有大面积的湿地,这是城市生态建设的自然基础,因此在大庆市生态功能区划中,要突出这一特色,打造生态化的天然百湖之城。

2.4.3 恢复、保护、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随着城市的建设和油田产能开发,对于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次大庆市生态功能区划应科学地划分生态功能区,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保护现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并合理的开发利用。

2.4 区划目标

(1)查明大庆市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成因,明确大庆态系统的结

- 8 -

大庆市生态功能区划

构、功能及其分布特征,确定生态环境敏感性特点。

(2)评价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生态服务功能及其重要性,提出生态功能区划方案,确定各功能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和社会经济功能。 (3)为环境管理和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管理信息和管理手段,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生态保护和建设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4)指导各生态功能区内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调整、规划以及资源的合理利用,以持续地发挥区域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支持作用。

- 9 -

大庆市生态功能区划

第三章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3.1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

- 10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