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湖南教育名人名校志20051221

湖南教育名人名校志20051221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湖南教育名人名校志·

石门县雁池乡中心学校

雁池乡中心学校位于石门县享有“西北门户”美称的雁池乡境内,座落在石清线、甘罗线的十字交叉路口处,,依渫水河而建,占地逾3万m2,建筑总面积13900m2,现有教职工98人,教学班28个(小学部12个、初中部13个、高中部3个),在校学生1625人,系石门县西北山区最大的一所12年一贯制学校。五十四载风雨洗礼,二万日子辛勤耕耘,坚定的职业信仰、崇高的育人理念、强韧的从教精神,蕴含了山区人民的心血与汗水,凝聚着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铸就了学校的进步与发展。

石门县雁池完小(1950年9月——1968年)

民国27年(1938年),晚清名人黄碧川(同治十年诰授资政大夫二品衔)之子黄伯厚单传孙媳陈氏,人称陈幺姑,善理家政,颇有眼光,为培养自己的三个儿子(黄务滋、黄务涤、黄务涛),聘请熊承明、唐玉阶、覃正安三位先生在豪宅内兴办家塾,并邀黄克明、黄强化、黄锦化三位富家子弟陪读。1942年6名富裕子弟就读于石门四高(原址在石门县磨岗隘),家塾随之停办。这6名学生中,黄克明、黄强化长大后成为雁池完小“原形”的创始人,是石门县西北区老一辈的名教师。黄锦化从政,黄务涤曾任北京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黄务涛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后任南京农林局总农艺师。

1948年9月~1950年8月,黄克明、黄强化、黄锦化、黄承才在雁池黄氏祠堂兴办小学并执教,招收黄家子孙近百人,编成四个班。为石门四高的迁址提供了生源和师资。

1950年9月,县人民政府决定石门四高迁址于雁池,定大财主黄伯

-1-

·湖南教育名人名校志·

厚三进四重的豪宅为校址,更名为雁池完小。首任校长蔡先哲同志,率十六名教师,囊苏市、磨市、雁池、杨柳、罗坪五乡农家子弟400余名,整编为8个教学班(小一到小四各一个,通学。高小五、六年级各两个,寄宿)。首届高四班学生中,有磨岗隘乡的游碧竹,现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周常军,曾任石门县副县长;雁池乡的覃道宣,曾任湖南省化工厅销售处处长;杨柳乡的许万举,曾任石门三中书记兼校长。

1951年9月~1954年8月,陈启初同志接任校长,仍按8个班建制办学。使用全省统一教材,形成除英语科外其余科目均齐全的教学环境,并结合山区实际,春、秋两季招生。其间,1951年寒假全体教师由区公所文教助理分派到各村协助土改工作,致使1952年春季开学推迟一月之久。1953年春,因生源过盛,只好在磨市乡增设了分校(小高15、16班),一期后在区政府支持下修建了一幢320m2的土木结构教学楼,这两个班的孩子才返回雁池完小。同时,分校的开办,也为磨市完小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1954年~1958年,盛芳楚任校长,注重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产”的五爱教育,并组建中国少年儿童先锋队。同时,带领教师开办夜校,参与农民扫盲工作。1957年,学习、贯彻毛泽东主席提出的教育方针,开展“三好学生”评选活动。尽管寒假期间因“反右”伤害了部分教师,但未冲淡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1958年改“乡”为“公社”。盛校长本着“为人民服务、培养山区孩子”的宗旨,为山区培养了一大批基层干部。20世纪70~80年代,石门县局级干部中有就7位是由雁池完小走出大山的。盛校长也因成效卓著,于1958年调任石门二中校长,1972年又调任石门一中校长。

1959年~1961年8月,苏太源任校长。

1961年9月~1968年,张宏国任校长。以“报国、立身、求学”为理念,带领师生务实从教,连续3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单位。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大字报满校园,批斗会、斗私批修会替代了课堂教学。“知识越多越反动”、“头上长角角最硬,身上长刺刺最尖”的口号使一部分学生淡化了求知意识,助长了“运动”气息。黄家豪宅的

-2-

·湖南教育名人名校志·

一对石狮子就是当时被砸碎的。好在这种混乱局面仅持续了40多天,磨市区区委书记马世军和雁池公社党委书记覃事鄂出于对教师的保护、对山区教育的关爱,他俩认为“学校教伢儿读书、识字才是本分”,遏制了事态的发展,学校恢复了教育教学秩序。1967年,闻“复课闹革命”指示,改“四二”制为小学五年制。

石门县雁池五·七中学(1969年~1978年8月)

1969年春,雁池完小更名为雁池五·七中学,张宏国继任雁池公社联校书记兼学校革委会主任。首批招收初中班三个,学生147人。1971年继续招收初中生,小学部只好另迁他处。1972年“贫管会”进驻校园,贯彻“不忘阶级苦”、“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导向。

1973年~1976年8月,陈进儒任校长。1973年改春季招生为秋季招生,故初二学生多读半年踏步期。1974年,“批林批孔”运动开展,加之张铁生“一张白卷上大学”的风靡。“宁长社会主义的草,不育资本主义的苗”,学校因此卷入了开门办校的潮流。

1976年9月,许伍梅(女)同志接任革委会主任。此时,学校仅四个初中班(初21~24班),学生不足200人,教职工15人。校舍破烂不堪,师生餐宿狭窄拥挤。十月,随着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到来,许伍梅同志以一位女强人的身份展现了她的胆识和谋略。她一手抓勤工俭学和办校条件的改善,一手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依据当时现状及本地农产品特色,带领全校师生在距校两公里远的学农基地上开垦、移植了1800多株桔苗,利用荒山野坡形成了阶梯式总面积达18亩之多的桔园基地。导致五年后可观的经济收入,为学校条件的改善提供了经费保障。20世纪70年代的农村孩子,年龄偏大,劳动观念极强,求知欲望也不弱,加之每期学费不超过5元,寄宿生一月生活费也只需6元(自带粮食蒸饭),尤其是读书“跳农门”的诱惑力很大。许主任正是利用了这一原动力,在教师中掀起“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的教学热潮,在学生中激起“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求知热浪。有时,白天劳动早晚教学,有时上午学习下午劳动,做到了学习、劳动两不误。1977

-3-

·湖南教育名人名校志·

年,许主任同全校师生一道制坯烧砖、挑土运料,以上级2.5万元的拨款为启动资金,修建了学生礼堂兼食堂、翻修了学生宿舍、添置了课桌凳床,以至1978~1979年间学校增办四个班的高中班,也能保证“一无两有”(无危房、有教室、有课桌凳),且具备餐宿条件。后来,“贫管会”撤消离校,修建工程也接近尾声,学校的中心工作由此转入了教育教学的正常轨道。

石门县雁池中学(1978年9月~1997年元月)

1978年9月,伴随教育体制的复苏,学校更名为雁池中学,许伍梅同志继任雁池中学校长,她在抓好桔园培管的同时,着力于“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大力开展“学雷锋、树新风、做好事”的活动。以身边的“活雷锋”引路,打造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当时,师资队伍十分贫乏,“‘老三届’的高中生也能撑起雁中的教学,把我们的‘未了情’寄托在学生身上”成了许校长的口头禅。当年期末统考,雁中的校平成绩居全区六所中学之冠。

1979年,在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学校一切工作更加勃勃生机。覃道爱同志就是本届初一25班的新生,该同志现任海南省人民银行行长、厦门大学博士生。在任中国人民银行深圳行外汇管理处处长期间,因打击外汇走私案有功,接受过《焦点访谈》的专题采访,曾受到朱镕基总理的亲切接见。

1980~1984年8月间,许校长始终坚持“勤工俭学、教育教学”两手抓的策略。1981年迎来了桔园效益的第一个丰收年。他利用1.8万元的桔园收入,又带领师生翻修一幢930m2的教学楼。自该年始,学校逐年被评为县、市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同时,师资队伍由原来的“老三届”为中坚力量转移到中师生支撑教学上来,学校教学质量始终居全区一、二名。

1984年9月,刘仲芳任校长,仍承袭了许校长“两手抓”的谋略,并加大了实验室、仪器室、体育器材室的投入,让学生学得有趣,玩得有益。该年中考,雁池中学取得全县61所中学中排名第4的好成绩。

-4-

·湖南教育名人名校志·

同时,在县田径运动会上,以长跑、投掷两大优势项目崭露头角。本届毕业生卢方军同学保送升入石门一中,后未经高考就被少年科技大学录取,现任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兼清华大学副教授。

1985~1993年8月,刘校长始终视教学质量为学校的生命。狠抓教学作风建设的同时,不忘内部挖潜,极力推荐覃道槐同志担任学校总务主任。该同志作风过硬、处事精细、能抓善管。1988年,创造了桔园收入高达10万元的佳绩。同时,新办了两个预制厂,自筹资金翻修了1002m2教工住宅楼。学校因此被评为全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市、县两级曾四次以该校为现场推介经验。覃道槐同志享有“红管家”之美誉,198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至此,雁池中学已初具承办6~8个初中班的完整规模。

1993年9月~1995年8月,周自刚任校长。学校仍坚持“质量立校”的宗旨,确保“一园两厂(桔园、预制厂、猪厂)”效益。

1995年9月,县政府撤区并乡(原杨柳、雁池、苏市3个乡合为一个乡)后,各乡成立了教育办,余吉朝任雁池乡教育办主任,王文革任雁池中学校长。王校长率教职工21人、学生378人(初59~64班),致力于推进校长负责制、教工工作量制、教学质量奖惩办法,进一步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重要指示,以“求真、立身、守纪、乐群”为育人理念,以“勤奋、刻苦、善思、好问”为学风,以“爱生、深钻、重研、精讲”为教风,使雁池中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步入正常化、规范化轨道。1996年中考,123名毕业生中有6人考上了中师中专,5人录入石门一中,学校巩固率、直升率、参考均分、毕业率、重点升学率五项综合评估获全县第五名,其中语文、历史两科分别获得一、二名。当时,“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春风再度吹遍祖国大地。在乡教育办主任余吉朝的带领下,经乡人大议事通过,采取全乡人民统筹集资的方式,修建了一幢1220m2的教学楼(三层12间教室,9间教师办公室)。至此,黄氏老宅除了几株古木苍松外,全部消失殆尽。1996年底,余主任又发动教职工集资修建了一幢1500m2的教工住宅楼。

-5-

·湖南教育名人名校志·

石门县雁池学校(1997年2月~2003年8月)

1997年2月,吴纯波任校长。时值省电力厅为石门县西北区未来发展,奠定电力保障,计划投资1.2亿元,建造110千伏变电所。电力部门经三处考查合议后,希望定址在雁池乡中心小学的地盘上。乡政府考虑到雁池中学教学楼竣工后有多余的教室,乡教育办也认为正顺应教育布局调整和追求规模效益的潮流,报县教育局批准后,将雁池中学和雁池中心小学合二为一,学校因此更名为雁池学校。形成了具有山区教育特色的九年一贯制学校,15个教学班,教职工35人,学生800余人。乡政府利用接转资金,计划为学校添一幢六间教室的小学教学楼。学校考虑到近几年学生高峰期的需求,自筹资金8.8万元融入这幢教学楼的整体设计,使这幢教学楼增加了两间教室和两间教师办公室,建筑面积达960m2。1998年围绕全县普及学生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实验教学,添置实验设备(实验室、仪器室累计投资12万元)、督促实验教学、抽查学生实验。迎检结束后,学校仪器配备达国家二级标准;仪器管理与使用被评为市级先进单位;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开出率100%;学生实验能力考核为优秀等次。1999年,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迎检年。学校实施“减、免、劝、捐”工程,利用节假日,教师分块包干到人,将近三年内流失的61名学生中的53人劝返了校园。使“普九”迎国检工作一次性达标。自1999年始,学生巩固率纳入教师年终岗位考核主要目标之一。同年,初68班班主任覃若彬老师因教学效果突出、教研成果显著,被授予“常德市教育系统十佳青年”荣誉称号。1999年12月,学校经县人民政府督导室考核认定为“规范化九年一贯制学校”并授予牌匾。

1999年2月~2000年元月,覃兴义任校长。学校工作井然有序,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初65班郑鸿军同学1999年升入石门一中,2002年高考以优异成绩被中国科技大学录取。1999年9月投入资金6万元,将田径运动场改造成煤碴跑道、新建两个水泥球场。1999年底,常德市教育工会授予学校“基层工会工作、学校校代会制度建设验收合格单位”牌匾。

-6-

·湖南教育名人名校志·

2000年2月~2003年8月,黄先恒任校长。初中生逐年递增,师资队伍重在选拨、纳新初中教师,推行绩酬挂钩制和岗位目标考核;学生培养重在高尚品行、理想信念、民族精神、责任意识;学校管理重在探索九年一贯制的管理模式;教学投入重在“两机一幕”进课堂,以及微机房、图书室、阅览室的建设。他以“文明、守纪、勤奋、活泼”为校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力求“守模式、高起点”,学科活动追求“务实效、养特长”。自2001年始,学校乒乓球队稳居全县四强,篮球、田径代表队也能跻身全县前八,艺术类的各种单项竞赛中均能获奖。在近三年里,各级各类的征文、奥赛中共有38人次分获市、县奖。2001年中考,以优异成绩获全县先进单位称号,其中初68班考上石门一中的5人中,三年后4人升入重点本科。2003年中考再传佳音,12名学生被石门一中录取,初75班班主任马勇因此荣调所街乡中心学校任校长助理,初76班班主任覃事胜荣获石门县“山区红烛奖”。其间,乡政府集资为学校翻修了可容纳864人的学生宿舍楼一幢,耗资70余万;学校自筹资金8万元完善了附属工程。2002年4月,学校食堂进入国家D级危房改造笼子,2003年8月,一幢800m2可容纳千余人的礼堂竣工;学校又自筹资金20万,完成礼堂可兼作食堂的配套工程(食堂操作间增加面积200m2)。

石门县雁池乡中心学校(2003年9月~ )

2003年9月,根据县教育局教育内部体制改革的精神,撤销乡教育办,学校再度更名为“石门县雁池乡中心学校”。覃业先任中心学校校长,黄先恒、覃道优任副校长,吴纯波、刘达周、郑家渫任校长助理。当时,中、小学各12个教学班,学生超过了1400人,教职工69人。学校确立了“以德治校、质量立校、教研兴校、成才先成人”的办学理念;以“明德、砺志、进取、成才”为校训;在学习、落实《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同时,定位“个性自立、人格自尊、言行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安全自护”的学生培养目标;推行“面向全体、注重能力、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素质教育模式;

-7-

·湖南教育名人名校志·

在全校开展“内抓管理、外树形象”活动(内抓管理——教师队伍管理、德育目标管理、教学常规管理、安全卫生管理、寝室食堂管理;外树形象——硬件形象、师生形象、质量形象、校园文化形象)。具体做了以下工作:一抓办校条件的改善。2003年10月,学校投资15万元新建了多媒体教室和第二微机房。2004年5月,邀请县规划局测绘技工为学校部署整体规划蓝图。争取到了国家危改二期工程项目,一幢1142m2造价55万的高标准教学楼矗立于新旧两栋教学楼之间(原田径场上)。2004年7月,根据县教育局、县规划局规划,配合山区寄宿制学校建设,第五次征地扩大校园面积17亩,搬迁农户三家,耗资近80万建造了高标准的田径运动场(内道300米)及其配套工程。二抓教育行为与教师队伍。出台了《教职工德育工作目标》及《师德形象十不准》,树立“敬业乐业之偶像、言行仪表之楷模、学识学法之导师、爱心之天使”的教师形象,注重对学生进行“报国意识、法纪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感恩意识、忧患意识”的教育。2004年底,在“反对邪教、远离毒品”的警示教育活动中,中共常德市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学校“先进基层单位”匾牌。2004年10月,全县教育系统“示范性学校创建经验交流会”在学校召开。2005年2月,常德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授予学校“初级中学示范性学校”匾牌。2005年6月,在县人大组织的社会人士评议学校德育工作活动中,学校获全县最高分,评定为德育工作优秀单位。教师队伍通过在职函授、离职学习等途径,小学专任教师全部获得专科文凭,初中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率占52%,本科在读率占18%,其余均已获得专科学历。三抓新课改的推进与实施。近两年来,委派教师外出学习考察53人次,耗资2万余元。规定每单周周日晚为业务学习、新课改交流与讨论时间。坚持不挂牌听课并及时交换看法。在此期间,有6名教师获全县新课改教学比武二、三等奖;有100余篇教研论文获县级奖,23篇教研论文获市级奖,6篇获省级奖,3篇获国家级奖。四抓安全卫生。2004年11月,学校承办了全县教育系统“学校安全、卫生工作”现场会,并推介了学校寝室通宵值班制、寝室内务整理军人化的经验。在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方面,学校享有市级示范

-8-

·湖南教育名人名校志·

性学校美称。五抓教学质量。2005年中考,学校升入石门一中上线录取人数17人,化学科3人获得满分,其中初84、86班各有5人被石门一中录取,黄玉先老师所带初86班获全市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初二生地会考2人获得满分,上140分的高达52人(总分150分)。曾就读于该校的黄晓宇同学2005届高考以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常德市文科状元)。这一系列举措使学校真正步入了常规化、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的轨道。

覃业先校长,1997年~2004年间,三次荣获常德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奖励证书(记大功1次、记二等功2次)。2005年5月,在全县教育系统“D级危房改造经验交流会”上,以题为《创建学校危改工作新亮点》作典型发言。2005年7月,《校长听课是推进新课改突破口》一文获中国学术发展科学研究院一等奖,收录在《中国教育·校长论坛》中。

2005年9月,因皂市水库的移民搬迁,考虑到石门三中迁入县城后,湘西北30万人民的子弟上高中最近的也有60公里,且交通不便,鉴于雁池乡中心学校硬件建设、师资力量、教学行为、办学环境、社会反响堪称一流,县委、县政府决定由雁池乡中心学校同步承办高中部(首批招生3个班,学生167人),并委派石门三中副校长文化任雁池乡中心学校书记,主抓高中部教育教学工作。目前,高中生思想稳定,学风浓厚,能与小弟小妹们和睦相处。

雁池乡中心学校近十年的高速发展与壮大,已成长为石门县西北区规模最大的公办学校,可谓渫水源头的一颗明珠。她古老但不失勇敢,年轻但追求进步,失败时毫不气馁,成功时谦虚谨慎,与时俱进、把握规律、富有创造的雁中人定会迎来灿烂的明天。

主撰稿人:王文革 主审稿人:覃业先

2005年12月25日

-9-

·湖南教育名人名校志·

学校基本沿革

(原形)黄氏祠堂小学(1949年~1950年)

(前身)石门四高

石门县雁池完小 (1950年~1968年)

石门县雁池五·七中学 (1969年~1978年8月)

石门县雁池中学

(1978年8月~1997年元月)

石门县雁池学校(九年一贯制) (1997年2月~2003年9月)

石门县雁池乡中心学校 (2003年9月~ )

-10-

·湖南教育名人名校志·

学校历任校长

学校名称 石门县雁池完小 石门县雁池完小 石门县雁池完小 石门县雁池完小 石门县雁池完小 石门县雁池五·七中学 石门县雁池五·七中学 石门县雁池五·七中学 石门县雁池中学 石门县雁池中学 石门县雁池中学 石门县雁池中学 石门县雁池学校 石门县雁池学校 石门县雁池学校 石门县雁池乡中心学校

-11-

姓名 蔡先哲 陈启初 盛芳楚 苏太源 张宏国 张宏国 陈进儒 许伍梅 许伍梅 刘仲芳 周自刚 王文革 吴纯波 覃兴义 黄先恒 覃业先 任职时间 1950年9月~1951年8月 1951年9月~1954年8月 1954年9月~1958年 1959年~1960年 1961年~1968年 1969年~1972年 1973年~1976年8月 1976年9月~1978年8月 1978年9月~1984年8月 1984年9月~1993年8月 1993年9月~1995年8月 1995年9月~1997年元月 1997年2月~1999年元月 1999年2月~2000年元月 2000年2月~2003年8月 2003年9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